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四章、例不可开
所谓“南中”,并非正式行政区划,而只是一个地理名词,大致nang括了后世的云南全省,贵州省大bu,以及广西、缅甸、老挝的各一bu分。这地方气候shi热、丛林茂密、jiao通不便、hu口稀少,而且还汉夷杂chu1,几乎跟化外之地也没有多大区别。
南中地并入中国,基本上还是西汉武帝时候的事情,东汉将之归属益州guan辖。益州十二郡(包括属国),南面的越嶲郡、越嶲属国、犍为属国、牂牁郡、益州郡、永昌郡,就都属于广义的“南中”范畴,其疆域几乎占了益州的一半儿,hu口却还不到五分之一。
——所谓“属国”,有点儿类似于后世的“民族自治区”益州三个属国,其中蜀郡属国安置羌人,其余二属国安置各zhong夷人,统称“西南夷”
南中地区的“西南夷”zhong类很多,人数就比例而言也超过其半,但真正在地方上掌握大权的,却多为汉人豪qiang——也就是武帝通西南以后才迁入的,仗着有文化、有心yan儿,又方便跟地方官员沟通,很快便势力膨胀起来。比方说益州郡豪qiang雍闿,就自称为汉初什方侯雍齿之后。
刘备曾经用秦宓之谋,遣关羽、徐庶率师以收南中,所到chu1倒也势若破竹。问题关云长此人向来吃ruan不吃ying,雍闿等豪酋不敢与之相抗,纷纷表示臣服,进贡了不少粮秣wu资,所谓“伸手不打笑面人”,蜀军也就由得他们继续统治地方啦——ding多空降点儿官员去镇守各郡郡治而已。所以关羽南中之战。几乎就如同巡视一般。所杀不肯服从的大小豪酋还不足十数。杀掳汉夷军民数千人,南中的政治格局则基本上毫无改变。
其实倒也不能苛责关羽,在原本历史上,换了诸葛亮南征,也大致是这么干的,只是当时背反的豪酋不在少数,所以杀人多一点儿,事后局面也更稳定一点儿罢了。诸葛亮为了从南中地区大规模搜集wu资。以支持他的北伐事业,把胆敢冒chutou来造反的雍闿、朱褒等汉豪全都砍了,但对于夷人孟获等,则以羁縻为主。虽然换来一句“南人不复反也”,也只是空口白话而已,即便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南中汉夷saoluan都从未停息过,等他死后,更是其势汹汹,
然而夷人saoluan和汉人造反。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夷人大多没啥长远yan光,只求能够自主掌控本乡本土。不受汉官欺压而已,即便往外打,基本上也跑不多远。汉豪则不同,有文化、有知识,也时常与外界勾通,不闹事则罢,一闹事必然酿成一郡甚至数郡的大动luan。
在原本历史上,雍闿就曾经闹chu过相当大的luan子,杀死益州郡太守正昂,还把继任的张裔直接绑起来押送东吴去了。其后他又跟朱褒、高定、孟获等联合,基本上除了王伉、吕凯固守的永昌郡外,大半个南中全都背反蜀汉——在这zhong情况下,诸葛亮不南征也不成啊。
是勋当然是记得这一chu的,他还记得,引诱雍闿作luan的正是jiao趾郡守士燮,而作luan的缘由,是刘备率师东征,结果在夷陵大败,旋殁于白帝城中。雍闿一瞧,老tou子都死啦,再跟着刘家没啥前途啊,既然自己的地盘儿跟东吴所属荆州、jiao州都比较近,蜀军又是被吴军打败的…那我不如便听从士府君所言,降了吴吧!
于是孙权便遥署雍闿为永昌太守。
如今是勋照抄剧本儿,建议让jiao州刺史步骘通过士燮去联络雍闿,许以高官显爵和厚利,要他背反蜀汉。如今三分天下,魏已有二,西蜀则一分都不够,即便益州郡再如何偏远,雍闿也是了解这zhong局势的,而且曹魏既得jiao、广,循江而上,也很容易打到南中去,那么以利诱之,以势bi1之,就不怕雍闿不从命啦。
是勋在朝堂上拍xiong脯保证:“雍闿素怀野心,不服刘氏,又与士燮有旧,必可说而动也。”我有前世掌握的史书在手,dong彻其心如同反掌观文啊——即便历史已被改变,不信那小山沟里一介豪qiang,未涉天下大局,就能突然间长疵了,不再是原本雍闿的xing格了。
果然,雍闿不但表示愿意归从曹魏,还暗中勾连了牂牁太守朱褒、同郡汉豪爨习、越嶲汉豪刘胄,以及越嶲夷王高定、狼岑等,一起上奏求封——只要答应我们的条件,那么魏军在北方一动手,我们就立刻在南方起兵呼应,两路夹击,攻灭蜀汉。
当然啦,所谓“南北呼应,两路夹击”云云,没人真对此抱有期望,你们真能在南中作luan,牵制一bu分蜀汉的jing1力和兵力,消耗一bu分刘备的wu资供应,那就足够了。
步骘建议,可以任命雍闿为永昌郡守,爨习为益州郡守,刘胄为越巂郡守,分南中地为夷州,以朱褒为夷州刺史,至于高定、狼岑等夷酋,亦各授予一郡的佐职。
朝议以为不可——分南中为夷州没有问题,但州刺史这般高官,必须由中央空降,不能落在地方豪qiang手中,朱褒还是继续当他的牂牁郡守吧,不过可以加一侯号,以为褒mei。诸酋并可荫一子侄入朝为郎——说白了是要他们递jiao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