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的北方危机可以剪除,然南边的伪唐这几年一直开疆拓土,成效是有的,可见其雄心,伪唐为南方第一国,人皆言,‘比年丰稔,兵
有余’,可是现任伪唐主李璟奢侈无度,政治**,秉
庸懦,
好文学,比较喜
阿谀奉承。常与
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以冯延已、常梦锡为翰林学士,冯延鲁为中书舍人,陈觉为枢密使,魏岑、查文徽为副使。常梦锡值班宣政殿,专门掌
密令,而冯延已等人都以
佞专权,唐人称之为‘五鬼’。”
“纵观天下大局,伪唐这几年一直对外,可是却碰不到中原国家一手指
,伪唐主就一直联合契丹,合围中原,
借南北之力,灭掉中原之国,逐鹿中原,这等计划真是明智、
险。如今却不同了,周国无北面之忧,若是周主是个拥有秦始皇那样雄才大略,气吞天下,那么伪唐国就难以安稳,则周国大军则可以尽情南下,攻灭伪唐国,那么南唐的期望也就落空了,到时候坐收南唐被灭事实,我们的复国大业第一步计划也就实现了。”
老九:“主上言重了,昔年若不是太祖皇帝,恐怕我现在早就成为战场上的枯骨了。后来
借太行山、吕梁山地势,苟延残,又
颜婢膝求靠契丹,认契丹主为父皇帝,借助契丹骑兵后面
扰周军。汉主的计谋不过如此,这三年多还不是照样在郭雀儿手中被
来捣去,郭雀儿若是活个长久,恐怕汉国一定就灭亡了,哪还
到我们在背后
心。”
杨濛听老九这么说,虽说脸上很是激动,可是心中还是有些觉得欠了些火候,只是不知这把火是否烧的起来,他就说:“老九,我这不过是凭个人的猜想罢了,至于这个天下大势,我也只是这样认为,若真如此,这假周灭唐之策,就一定能够实现,这二十年我隐姓埋名,徙居各国,为的就是国仇家恨,你们为了实现我心中的目标,跟着我受尽屈辱,这份大恩我杨濛记住了,估计我这辈
都不能归还你们了。老九你跟随我四十多载,清楚我的为人秉
,此计策虽然可行,但是付
的心血很多,我不希望事情到了最终,化作一场空,如海市蜃楼,看得见摸不着。”
“这几年下来,五鬼把伪唐国内搞了个乌烟瘴气,官员怨声载,敢怒不敢言,百姓不安。楚国、闽国土地得之即丧,这样的人,只能守成罢了,伪唐主以弟李景遂为皇太弟,李景达为元帅,封齐王;以
南昌王李弘冀为副元帅,封燕王,其
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却颇有军事才能。李景遂、李弘冀这样两个人以后必定为伪唐储位之争埋下伏笔。”
杨濛接着说:“汉国的刘旻不过是趁着郭雀儿一死,周国新皇地位不固,才邀请契丹
兵南下,想要夺回开封,计谋算是好的,不过与契丹与虎谋
,又拜其为儿皇帝,石敬瑭第二,真是可耻,这样的人没有骨气。而契丹曾经几十年前攻下开封,侵扰百姓,若不是冯
此人,恐怕中原江山迟早得落
蛮夷之手。“
老九听闻杨濛堵天下大势的分析,频频,觉得事情都掌握在了主上手中,杨濛一讲完,他就从下首起
,然后朝杨濛久久地拜了一下,说
:“主上的假周灭唐之策,真是让人俯首大赞。诚如主上所料,那么天下大势就尽
于主上手中,主上的复国大业也就不远了,恭祝主上灭伪唐国,报仇雪恨。主上英明,我等甘愿为主上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杨濛觉得中很渴,背过
来,于是拿起茶杯,酌了一
,背过
去,然后继续说
:“如今汉国、契丹联军南下,郭荣在
公原击败联军,又挥师北上,
灭亡汉国,这是好事,可见郭荣已经看
北边的危险,只要解决了北边危机,才有可能南下攻打其余国家。且周皇郭荣此番攻打汉国,已经对汉国国力造成
大的伤害,汉国区区十一州,百里地,一二日行程就能越过整个国境。然我观郭荣此人志向颇大,如今在
平一战,灭掉汉国
锐,重挫契丹锐志,而后围攻晋
一月余,虽然大军久攻不下,可是晋
如同大海之中的孤舟,孤掌难鸣,周军已成合围之势,迟早还是可以攻下晋
城的。汉刘旻慌
之中再度联手契丹,契丹骑兵背后
扰周军一军,杀了轻敌的史彦超,虽然是解了晋
之围,可是汉国经此一战,几年之内是不能够卷土重来,东山再起的,汉国国力大减,而契丹不过是一个草莽之国,且契丹国内几年前因为夺位之争,贵族之间争权夺利,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契丹国内
族众多,北有奚、室韦、阻卜等
落反对契丹贵族的统治,国有契丹贵族的叛
,燕云十几州之下乃是汉人居住之地。胡汉杂边,各民族的矛盾不断。各个
落、族群相聚,很难集中在一起,而当今朝政落在一个‘睡王’手中,君王都如此,何况契丹下层。恐怕汉国和契丹一时间也不会南下,这样
,几年之内,周国也就少了北面的两大敌对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