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一章战略争议(3/3)

自己对此一事件的推断和分析报告。此事的解决方案分成两大观点:一是主张集中兵力消灭来犯之敌御敌于根据地之外;二是主张有计划地撤退在根据地纵深运动中消灭敌人。看着持这两种观点的不同阵营在不断地争论林逸皱了皱眉。“难道就没有别的不同观点了?”林逸的反问打断了争论的双方。

“还会有别的可能吗?”大家疑惑。

“我有一点不同的想法只是事关重大决策不敢轻易地说出。”许仑中将站起来。

“哦!说出来最后的决定由我们大家共同商定不是任何一个人能负得了责的!”林逸一直都看好许仑认为他是人民军中唯一一个有敏锐战略眼光的将领。以前让他当人民军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是最合适的人。但是人民军中独挡一面的将领太少不得已才让他去一线部队。没有了许仑的参谋部太过于中规中矩只知道机械地服从很少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许许仑还在参谋部的话南下打湛江的战略决策错误就有可能得以避免。”林逸作这样假设。

“我认为法军此次还不一定会进犯人民根据地。”许仑语不惊人死不休啊!“原因有三:其一尽管人民军和人民根据地是法国人眼中的刺但在法国人的上层大多还是把中国看作一个整体的。他们需要的是实际利益而不会单纯的为了一时之快那不符合一个大国的做法。要打中国当然打中国的要害因此法军可能北上进攻京津地区。其二其它西欧国家刚与人民根据地签订合约一时不会马上出尔反尔进犯根据地。出于与其它四国的战略配合法军也不会那么傻地去独自单挑贫瘠的中国大西南可能法军还需要南方的起义军去拖清王朝的后腿呢!其三清王朝是中华大地的正统具有法律作用能迫使清王朝屈服将会获得巨大的实利。综上所述。我大胆地推断法军短时间内不会进攻根据地。”

听完许仑中将的分析大家茅塞顿开频频点头。“好!许仑将军言之有理不过法军就不会进攻根据地了吗?”林逸续继反问。

“不林主席法军与其它四国达到目的后还是会进犯南方起义的各地势力的这也是清廷战败后妥协的要求那时才是根据地最凶险的时刻。”许仑回答林逸

“你能肯定清军一定战败吗?战败后一定会与五国屈辱求和吗?”林逸进一步地试问许仑。

“满清的军队装备落后纪律涣散结构过时哪里是西洋列强洋枪洋炮的对手?因此清政府一定会战败。满清是封建贵族和满人的满清是不会为我们汉人和天下百姓谋利的。只要能苟且维护住他们的统治他们才不会管黎民苍生的死活呢!所以他们也一定会卖国求和。”许仑上升到政治的高度来分析问题就使问题显得清晰明了了。

林逸很欣慰:“许仑将军是大将之才啊!要不是自己知道历史的进程那能比得上他啊?”

“好!大家还有什么别的意见?还有什么要补充的?”林逸询问大家他对许仑很满意这也是自己的想法由许仑说出来效果要好得多。

众将领摇摇头他们对许仑中将的观点很以为然。林逸稍补充一点后作出如下战略安排: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