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战。
奥地利帝国从对丹麦之战中取得的是南面的荷尔斯坦因但荷尔斯坦因的府基尔港的防务却委托于普鲁士王国国防军担任鄂尔登堡则由普奥军队联防。1854年2月26日普鲁士王国国防军以搜捕革命分子为名要求进入奥地利驻荷尔斯坦因总督府搜查被奥地利总督拒绝。三天后俾斯麦向维也纳去抗议照会威胁要“终止两国政府的合作”要“保留普鲁士政策的行动自由”奥地利内阁严正批驳普鲁士王国内阁的无耻行径并郑重申明:任何人不得侵犯奥地利人在荷尔斯坦因的权力。普奥之战一触即。
3月6日普鲁士国王召开御前会议政府全体成员、太子、普驻法大使、总参谋长、国王军事顾问等出席。俾斯麦就1815年以来的普奥关系作了分析和总结并得出结论说:“对普鲁士来说当前德国和欧洲的形势还从来没有这么有利过。除太子外在威廉亲王的补充说明下御前会议一致决定动对奥之战。
3月29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下令增强普鲁士边防部队表示他不能忍受奥地利的“伪善的假面具”决心把它撕破。
此后随着普鲁士王国内阁完成全国战争动员令俾斯麦加快战争步伐。3月15日俾斯麦以奥地利破坏普奥和约为名下令普鲁士国防军越过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的界河艾德河进军荷尔斯坦因。4月1o日普鲁士王国外交部通牒萨克森、汉诺威、黑森三个阻隔在普奥之时的邦国要求准许普鲁士国防军通过他们三邦进入奥地利帝国国境三君主一口回绝。4月15日普鲁士国防军强行开进萨克森、汉诺威和黑森—卡塞尔普奥战争爆。
交战双方一方是奥地利、汉诺威、萨克森、黑森—卡塞尔、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等大部分德意志中等邦国;另一方是普鲁士、汉撒城市、北德小国。战争在二条战线上进行北线—德意志战线普与北德各邦作战普投入5万兵力。5月2日在朗根萨尔沙击败汉诺威军并逼其投降北德大部分地区落入普军之手;东南线—波希米亚战线普奥作战是主战场。奥地利投入18。3万兵力普鲁士运用铁路运输组织1o万人投入战争于5月1o、11日分三路进攻波希米亚。
普鲁士王国国防军装备先进的代码为p—52的斯卡斯步枪(龙族o5步枪的技术)所向披靡挡无可挡。一阵火炮轰击后双方依照十九世纪前期传统的作战方式排着整齐的阵列踏着豪迈的步子进行对冲。这时普鲁士王国国防军装备的先进步枪挥出明显的优势除第一次对射奥军给普军造成一定的伤亡后接下来的纯粹是一场屠杀活动。普军对奥军初战告捷。
面对普军优势明显的新武器奥军总司令觉得己方根本没有取胜的任何希望传信给维也纳宫廷建议议和。奥地利皇帝不甘于如此轻易地弃械认输希望于一次主要的战役而打败普军于是5月18普奥比尔森大决战爆。
这一次老威廉亲王与儿子博格-冯-威廉伯爵也随军出征这场战争对以他们家族为主的国家资本主义集团关系重大。俾斯麦身穿后备军制服头戴骑兵铁甲盔身披灰色长大衣骑马与老威廉亲王站在一个离奥军不到12公里的小山头督战。他完全清楚他与威廉亲王家族是一根线上的两只蚂蚱这一仗同样也是他的政治赌博。
清晨决战开始双方共投入21—25万兵力。俾斯麦对能否取得这决定性的胜利心中充满信心这得多谢远东那帮神奇的黄种人给予普鲁士王国如此先进的技术。战争正如其所预想的那样普鲁士王国国防军以少胜多以9万对17居然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千军打得奥军溃不成军。此仗奥军死伤3。6万人被俘2。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