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四十三章河北形势(2/3)

卢俊义借着大军威势和赵佶圣旨,一路可说势如破竹,但是到的河间府时,却听得雄州知州挟众投了辽国。虽然辽国没有派兵驻扎,但是却上了辽国旗帜,同时辽国通报已有使者准备南下,商谈两国边界诸事。

少数罪大恶极的官员知降了也逃不过大梁刑罚,也没有勇气以一州之力对抗卢俊义大军,只能卷了钱财落跑。卢俊义一路北上,各州逃跑的官员比比皆是。

大名府成功改旗易帜。

与扈三娘吃过午饭,晁勇便带了石勇和薛永直奔莫州而来。

因为东京到莫州将近千里,大梁的战无法连续奔驰千里,一人多的话,沿途的粮草都不好解决。所以晁勇只带了两个亲兵,只要一路在驿馆不断的换便可快速到达莫州。

“太保重。”

原běi jing留守梁忠书刚刚收到兴仁府公文,说是梁山兵过境,东京有险。梁忠书正考虑派多少兵去勤王时,王时雍便带着圣旨到了。

王时雍却是怕梁忠书在běi jing坏事,当即促梁忠书照皇上旨意即刻上路,私底下则和梁忠书说běi jing更加危险一些,吓得梁忠书当即收拾了细,带着家眷往西而去,准备绕路去东京,免得和梁山兵撞个正着。

“太保重。”

梁忠书也不曾想到皇会被晁勇控制,更不觉得梁山兵可以打破东京,自然也就不怀疑圣旨是假的或者被胁迫写的,听得王时雍说他回京后有升迁便喜滋滋的把留守来了。不过他却是担心回京路上撞到梁山贼寇,想留在běi jing等待形势明朗。

宣和

梁忠书一走,王时雍便开始拉拢城中军官,等到归顺大梁的圣旨传来时,王时雍已经拉拢了一些武将,在留守府布置了伏兵,招来城中武将宣旨,刚有武将提异议,便被王时雍以抗旨为由斩了。其余武将本就觉得抗旨之事不可为,见状便也都在效忠大梁的文书上画押。如果说文官画押还可以说是奉旨而为,但是武将一旦画押,无论以后局势如何,他们都无法回,因为这是把武将视为心腹大患的宋朝。

“太保重。”

“太保重。”

一众武将也觉得梁山贼寇是声东击西,毕竟以东京防御,就算有完备的攻城械也不是短时间能攻下的,到时面临的便是各州勤王兵的围攻。所以梁山兵的目标很可能是běi jing或者南京,毕竟以梁山的兵力,普通州府也不用费这许多周折。

běi jing大名府则是在改朝换代消息前,被王时雍赶到奉旨接任了běi jing留守。

别过四人,晁勇便往太而来。

之事,那我们就此别过,相信不久之后,我们便能再次相聚,到时我请大伙吃酒。诸位保重。”

王时雍也狡诈,听得梁忠书已经得知梁山兵攻打东京,上说朝廷早已探到梁山兵动向。因此派他来接任běi jing留守,不须兵勤王,只要守běi jing便好。

卢俊义也不好直接夺取雄州,只能驻兵莫州,上报朝廷,等待朝廷命令。

早在梁山攻打唐州时,击溃河北驰援的数州兵,梁山兵在河北便凶名赫赫。卢俊义大军和赵佶圣旨抵达后,各州府几乎是望风而降。

原来雄州知州为官贪滥,知降了也是死路一条,逃又不甘心,便把城池献给了正在边境集结兵的耶律大石,换取富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