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百九十二章互相算计(2/2)

因此李乾顺想麻痹梁军,趁夜偷袭的计策。营中的兵也全衣甲整齐,名义上是防备大梁偷袭,但是一旦去偷袭梁国大营的兵失败,李乾顺便准备连夜撤兵。

晁勇笑:“好了,落石了,大伙各自去准备吧。”

“伸手不见五指,正是一个夜袭的好ri。”

如墨,天空仿佛锅底一般,平ri皎洁的月亮和闪烁的星星都没了踪影。

一路急赶,回到西北,才知宋朝是被梁山草寇所灭,而老经略相公居然号召西军归顺大梁,共抗西夏。

剿灭方腊之役,他也率兵参加了,斩将夺城,虽然没有抓获方腊,但所获功劳在整个西军都是数一数二。原本姚平仲还想着能得到皇上接见,却没想到宋朝居然突然灭亡了。

否则接连两次偷袭失败,大军士气必然低落,再与有火助阵的梁国决战,必然还是大败。

孙立自然知晁勇是说笑,上前打开纸条,自然有个李字。

师中没动心,但是小太尉姚平仲却是动心了。

西夏大营东侧,一支黑衣黑甲的兵已经从黑暗中潜伏到大营里余外,正是卢俊义和董平所领的两万人,还有姚平仲所领的一千人。

晁勇大军击败察哥大军后,便派人通知卢俊义、董平向德顺军而来。

虽然先前答应了嵬名安惠,一旦他突袭失败就退兵,但是西夏仍旧兵力占优,退兵回去只怕人心浮动,没了察哥和嵬名安惠,其他族恐怕会蠢蠢yu动,与其如此,不如再搏一下,胜了或许可以打退梁国,败了他也就有了理由退兵。

虽然师中和姚古都是经略使,但德顺军是秦凤路辖地,主将自然也是师中。

鲁智见状,哈哈笑:“我还以为孙立完全没机会呢,没想到他居然不战而胜了。”

十八岁时,参加臧底河之战,西夏将士无人能挡,斩首甚多。因此得到童贯召见,但是姚平仲看童贯不过一个阉人,却窃据大帅之职,因此对童贯有些不屑一顾。童贯看姚平仲这般桀骜,当即抹去姚平仲不少战功,朝廷的赏赐自然也就因此减少了。不过关中少年豪杰都十分推崇姚平仲,唤他小太尉。

同ri,李乾顺派了嵬名安惠去偷袭梁国大军,也没有攻打德顺军,因此也不知城中已经多了两万兵

姚平仲是姚古的侄,早年丧父,由姚古一手养大。姚家是仅次于家的西北将门,姚平仲也学得一好武艺。

姚平仲心中虽然千万个不愿,但是姚家也不到他主,何况姚家的熙河路已经没了,兵也不过万余,发言权并不大。最后姚古自然是选择了和家将共退。

着上去,拿起一个纸团打开,还真是一个白条。

李乾顺带着亲兵在营中巡视了一圈,留守的三万多兵衣甲整齐的在营中守卫,防备大梁来袭营。

六盘山虽然险峻,但并不是飞鸟难度,只是山路难走,不便大军穿行,手矫健的人还是可以畅通无阻的。晁勇便是派了解珍、解宝走六盘山给卢俊义、董平传信。

二十一ri,卢俊义和董平便领兵通过六盘山,趁夜了卡在山的德顺军。

德顺军的三万兵此时已经不足五千人,其中有一半是师中麾下的秦凤路兵,有一半则是熙河路的兵

察哥和嵬名安惠都是李乾顺执掌西夏的重要臣,也是西夏皇族少有的人才,两人全死于梁国兵手中,李乾顺如何能甘心就此退兵。

西夏侵后,熙河路经略使姚古便率兵撤到秦凤路,不过因为大半兵派到江南去剿灭方腊,退回来的兵却是不多。

晁勇却一脸怀疑:“难不成刚才写了字的纸条掉了?孙将军打开这个纸条看看。”

当听得卢俊义和董平要偷袭李乾顺大营时,上抢着要来捉李乾顺。

直到前两ri卢俊义、董平带兵德顺军,同时把大梁太击杀察哥,打退察哥一路兵,不ri就要合围李乾顺的消息带城,姚平仲才觉得大梁推翻宋朝不是侥幸。

师中得知卢俊义和董平要城袭营,倒是没有什么想法,虽然觉得西夏兵两ri没有攻城,或许会有防备,但是两人城是太下令,他也无法阻拦。捉拿西夏国主虽然心动,但是守卫德顺军同样重要,他却是不想去袭营,最后却丢了德顺军。

夜后,六万大军便悄悄营往梁国大营而去。

姚古也觉得或许可以捉到李乾顺,便同意了姚平仲的请求。师中碍于姚古的面,便也同意了姚平仲带一千兵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