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6章真与伪1(2/2)

张仪愤怒地仰天大笑:“哈哈哈,不错,不错。比起昭将我杖责,大王待我,的确是格外宽容了。张仪谢过大王。”说完,张仪站起来朝着秦王驷一揖,便转大步离开。

为理直气壮,却看到秦王驷和樗里疾看完甘茂手中的竹简,神情便有些不对了,不由得惊诧:“大王,难你们真的相信这无稽之谈吗?”

秦王驷一怔,问:“难你也相信张仪想逃跑吗?”

樗里疾犹豫了一下,看到秦王驷的神情,很想如往日一般赞同他的判断,但最终还是忍下了,只:“张相为人格,与臣不合,臣不敢为他作保。但依臣愚见,张仪未必就是不忠。为国相,何等荣耀,未到最后关岂会轻易弃之?且他曾经分析过,五国联盟并不可怕,并可亲自前去分化…”

张仪难以置信地看着秦王驷,手指颤抖:“大王这是…要禁臣吗?”

樗里疾却不愿意接下秦王驷的话,只:“大丈夫不拘小节。臣以为,张仪有没有盗取和氏璧,是否私藏,甚至变卖和氏璧,那都与我们无关。和氏璧是楚国国宝,又不是我秦国国宝,楚失其宝,乃是他们自己失德,何人得宝,以何手段得宝,在这大争之世,都无关要。重要的是,若是张仪真的居国相之位,却对秦国没信心,甚至打着逃走的主意,这才是最不可原谅的。”

甘茂行礼:“臣告退。”

樗里疾长叹一声:“大王,依臣愚见,此案主要与三人有涉。先是张仪想要变卖和氏璧…”

秦王驷却沉默了下来,沉默得令人心惊。

甘茂板着脸:“张,若是其他人遇上这事,是要下廷尉之狱的。大王如此待你,已经是格外宽容了。”

见甘茂退,秦王驷看了樗里疾一:“樗里,你有何见解?”

秦王驷却截断他的话:“疾弟,你也相信张仪会是偷盗和氏璧之人吗?”他不叫他樗里,而称为疾弟,便是抛却君臣之分,说起推心置腹的兄弟之言了。他不愿意相信张仪会此等事情来,可对张仪不利的证据都毫无破绽。他为一国之君,无法忽视廷尉府的奏报。若此事一开始不曾与廷尉府,而由他的私人谍报上传这样的信息,他倒好叫来张仪,君臣心,掩下这桩事来。如今,便只有争取樗里疾的支持,帮助他将此事下。

他抬看向秦王驷,只秦王驷必会好言安抚表示信任,不想却见秦王驷脸苦涩,长叹一声:“张,寡人不相信你会背叛寡人,更不相信你会因为五国之而胆小逃离。可是,这供状在案,你教寡人如何向群臣解释,如何向天下解释,这和氏璧与你无关?那中行期乃你同乡,他的供词,你如何反驳?”

众人也一起静了下来。殿上只闻得铜壶滴漏之声,一滴滴、一声声,似打在人的心。沉默的时间越久,众人的心越是不安。

秦王驷伸手,想叫住张仪,但张了张没有声。看着张仪殿,他的手无力地垂下,叹息一声。

张仪愤怒地:“臣愿与他对质!”

张仪将竹简往下一掷,怒:“一派胡言,一派胡言!”

樗里疾见状,忙对甘茂:“甘茂大夫,你也可以退下了。”

秦王驷看了樗里疾一,樗里疾便将手中的竹简递给张仪:“张,你细看这里的供词,关于和氏璧如何从楚国到秦国的细节,非经历过的人,是写不来的。”

好一会儿,才听得秦王驷长叹:“寡人本差你使函谷关外,游说列国。可你既然已经嫌疑之中,在未清事情真相之前,只怕不能再理国政。你先回府闭门谢客,待事情查清之后,再打算吧。”他不相信这件事,可是,纵然他不相信,又能如何?如今这件事似乎铁证如山,他为君王,又岂能完全不顾证据,不顾其他臣的反应?更不能当真为了自己的意气,将江山社稷的命运轻托。

张仪拿着竹简迅速一看,却见里面细说他如何得了和氏璧,如何收买隶,将和氏璧藏在楚公主秦的嫁妆箱里;中途义渠人劫走嫁妆,他如何假借赎芈月之名,亲义渠取回嫁妆,趁收回玉璧,藏于心腹家中;逢五国之,他又如何召来旧友中行期,托他变卖和氏璧筹钱逃亡。这桩桩件件周详之至、一气呵成,若非他是张仪本人,险些也要相信这竹简上的内容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