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结局与开始(2/6)

狐忠好不容易抓到一个间隙,住他举起酒杯的手,问:“孝和你除了第六弩机作坊那次,不是还了什么得罪军方的事吧?”荀诩坦然回答:“靖安司天生就是为了得罪军方而存在的,我有什么办法。”

南郑太守府中正杜庸(襄)〗

“千万不要忘记烛龙,这是埋在我汉军中最大的毒瘤。”荀诩说到这里的时候,目光一凛“不把他除掉,我军始终就会于被动。”

荀诩自嘲地想着,站起来开始整理自己在靖安司的东西。他把各谦帛、麻纸与竹简质地的文件分门别类放回到书架上,将笔在涮笔缸里洗净重新挂回笔架;他又拿一个猪袋,把所有的私人品装去:一方石镇、一尊貔貅木雕、圆边铜镜、盛着西域熏香的檀木盒、还有一张印着他儿掌印的纸板。当这些工作完成以后,他把裴绪叫了来。

看完这份公文,荀诩偏过用手中笔的另外一端挖了挖耳朵,脸上浮现奇怪的笑容,自言自语:“该来的果然来了。”

名单上参加评议的官员一共四名,其中三名都有军方的背景。很明显,这一次的评议是军方在幕后指使的,他们甚至没打算掩饰这一。荀诩在调查期间让军方积怨不少,现在他们看来是打算报复了。

“你不也是军方的么?”狐忠在一旁。成蕃被抓到话柄,尴尬地抓了抓:“我不一样,我是地方的,不是中军编制呐。”

“他们一直就是这么对待的。”荀诩不以为然地回答“不用惊讶,总得有人为这次的失败负起责任。”

“评议”最早源自于汉末年的许劭,最初是用来评价人优劣。后来蜀汉官僚机构将这一概念引到内秩序理中来,名词还保留着,但内涵已经完全不同了。据律令的解释,评议是针对被评议者的不当行为行讨论商榷,以期使被评议者改善工作。不过大分人都谈“评议”而变,因为参加评议的人往往在审查过程中会被百般刁难,那神上的折磨不啻于严刑拷打。甚至还有人说“宁可杖责三千,不可评议一日”的话。

成蕃拍拍脯:“孝和你若是恭顺一,也许他们能下手轻一,要不要我去帮你打听一下评议官员的背景?”荀诩撇撇嘴,了个决否定的手势:“免了,我虽然是个小官,可也不想象杨仪那样…”说到这里,荀诩酒意大盛

军刘(零陵)

狐忠没继续挑他病,转过对荀诩有些担忧地说:“这次评议看来军方是憋足了劲打算整你啊,你有没有与姚大人沟通过?他也许能施加影响,取消这次评议。”荀诩摇摇:“姚大人估计是帮不上什么忙,对方在背后撑腰的可是魏延啊。”

“可是…”

到了晚上,荀诩叫了狐忠与成蕃一起到自己的宅里喝酒。在席间,两个人听到荀诩被暂停了职务被召去评议,都吃惊不小,忧心忡忡。唯有荀诩像是想开了一样,一杯接一杯地畅饮。

“我就知,人的倒霉程度是没有底限的。”

护军征南将军亭侯姜维(天

裴绪一来,看到荀诩的屋整洁得像是要搬家一样,不禁一愣。荀诩冲他笑了笑,把那份公文递给了他。裴绪看完以后,惊讶地挥舞着右手叫:“这不公平,荀从事,他们不能这么对待一名靖安司的官员。”

“我知了。”裴绪,不知自己还该说些什么。荀诩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抱起猪朝屋外走去。靖安司的人听到消息,都纷纷驻足,注视着这位从事迈靖安司的大门,也不回地缓步离开。

“…呃…这个嘛…”荀诩嘟囔了一句,又端起酒杯掩饰自己的表情。成蕃盘坐在旁边拿刀撕下一大块羊搁到嘴里,然后糊不清地嚷:“孝和你就是太冲动了,军方的那些家伙都是些睚眦必报的家伙。”

荀诩对此心知肚明,他也曾经以评议官员的份参加过评议,对其程和手段都很熟悉。他搁下笔,再次拿起公文瞥了一评议官员的名单,不仅脱:“噢,他们真。”

“我走以后,在新的任命下来之前,你就是靖安司的最负责人,这里是相关文件的割,以后这里的工作就麻烦你了。”

军祭酒辅军将军来(新野)

“你没对岱将军过什么?”

狐忠怀疑地瞪了他半天,荀诩笑:“我说,不要拿你们军谋司的神盯着我,我可不是情报素材啊。”

裴绪有些不知所措,荀诩异乎寻常的平静让他觉得很害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