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询问(2/6)

不过两个人的遭遇并不相同。首先接受审查的是杜弼,他连续三天都被靖安司、司闻司与军方的联合调查组仔细盘问。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理由、每一个动机都要被详细询问,并被叉对比。另外还有军谋司的数名成员不分昼夜地搜检过去两年内杜弼提供的所有情报,并试图找任何一可疑或者矛盾之

里。

他打开房门,迎着清新的山风满意地打了个呵欠。现在天才蒙蒙亮,太尚在地平线以下蠕动。荀诩转从屋边的大瓮里舀了一勺先漱漱,一到窗下的盆里,然后把剩下的铜盆,认认真真把脸洗过一遍,末了再将铜盆里的倒去另外一个尺寸稍大的木盆中,留着晚上洗脚。这在缺乏源的汉中是一简的作风。

杜弼会意地

荀诩拿的木轻轻地在牙齿上,一边齿不清地说:“我是睡不着,今天‘临盆’就要开始了嘛。”

忽然,他看到对面有人影晃动,仔细一看,却是杜弼。从杜弼上的短窄装束判断,似乎是刚刚散步回来。

“没错。”辑伸一个指别有意地摆了摆“要知,他也许会生个大胖小给我们。”

“就是说我们要象伺候妇一样伺候着他?”荀诩听到这个指示后有些不满地反问

这是辑的建议的安排。这个经验丰富的老,一个叛逃者在叛逃的初期会于一不确定的恐慌状态,如果不能妥善理的话,这将会造成无可避免的心理影,轻则导致叛逃者对他们产生不信任,而令情报失真;重则会让叛逃者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自杀。

荀诩和辑都参加了调查组,并且比其他任何人表现的都要苛刻。他们相信杜弼绝不会是双面间谍,因此审查越严厉就越能尽早证明其清白。杜弼本人对日复一日的审查并没有表现厌倦或者烦躁,他的态度很合作,自始至终脑都很清晰,回答问题简洁而富有逻辑。这让荀诩佩服不已。

“呵呵,生男生女,就看现在的了。”

荀诩对此并没有反对,他存了私心;如果限制杜弼的任职范围,那他就无法在要害门工作。而在军方中,靖安司是个无事生非的多余门。这样他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把杜弼调到靖安司来。

三月九日清晨,荀诩早早就起了。这几天为了方便工作,他一直都住在青龙山上。这里原本是军诸坊的总务,后来总务裁撤,于是空的建筑就被靖安司接收了。荀诩两年以前就是在这里与糜冲第一次会面,并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对方逃脱。所以这里对他来说,自有一番意义。

“辅国,这么早就起了?”荀诩提嗓门打了个招呼。杜弼听到以后,向这边走过来。他的脸因长期居住在西北而显得砺而黝黑,颧骨上还有两团醒目的原红,刚刚三十的他看上去像四十岁那么苍老;他的举止也如四十岁的人一样沉稳有致:“呵呵,习惯了,我在陇西就是这样。不过孝和你起得也够早,这会儿门岗的班还没换呢。”

到了三月八日,针对杜弼的审查终于完成。审查组发表了一项措辞谨慎的声明,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杜弼没有敌方间谍的嫌疑,审查官员一致认为他仍旧忠诚于汉室。不过来自军方的审查官持认为要暂时限制杜弼在汉中的任职范围,以防止现意外情况。

司闻曹内习惯将徐永这样的逃亡者称为“产妇”盘问情报叫“接生”;这很不雅,上多次批评过,不过这是司闻曹的门文化之一,大家都很难改

接下来,就该到了为徐永“接生”的时候了。

自从来青龙山以后,他们两个人已经开始用字来亲切地称呼对方。在地下情报世界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在别国担任间谍的人往往更容易信任本国的内务门,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有一理论认为:为一名间谍,对致力于反间谍的内务门有着天敌般的敬畏。不过很少有人会赞同这一观

相比起杜弼,徐永就相对轻松多了。他不必席什么审查会,每天可以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一日三餐有菜有,每三天还可以得到一坛成都官窑酿造的蜀酒;偶尔会有一些官员前来拜访,亲切地与他聊些家常事;他甚至可以离开靖安司到周围山区散布——当然,必须得有靖安司的人陪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