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355章 只要手里有钱
只有过年才能瞧见的秧歌跟锣鼓,因为大路的修通又成立起来。“弟弟大!dongdong大!炕!炕!炕!光!光!光!”女人们扭着pigu舞,男人们鼓足腮帮子chui,双手lun着鼓把子,手臂都敲酸了。
全村的群众都chu来看稀罕,杨家村被堵得水xie不通,哪儿都是人们的huan声笑语,哪儿都是快乐的人群。就在大家陶醉在铺天盖地的喜悦中时,谁也想不到又一件踏天的大祸会再次降临…
***这次踏天的大祸还是有洪亮引起的。洪亮没走远,在县城他大姨家躲了两个多月。他有两样东西舍不下,第一个是自己的狗窝,那个残缺不全的家。第二个就是chun桃了,一直想跟chun桃zuo夫妻。
大路修通以后,四条村子的人陶醉在一片喜悦里,这个时候一群老人竟然蛊惑杨进宝唱戏,请个戏班子。
大凡村子里有大事,都要请戏班子唱大戏的,这样显得热闹隆重。娘娘山从前没有唱过大戏,因为穷,没钱,也没人牵tou。
喜huan看戏的老人们想看戏,必须要到县城里,或者山外别的村庄,来来回回几百里。杨进宝呵呵一笑:“那就唱呗,我拿钱,喜huan听什么戏,老人们瞧着办。”
杨招财跟巧玲爹十分踊跃,聘请戏班子的事儿就jiao给了他俩。这俩老东西不辱使命,chu山没几天果然把戏班子请来了,是当地最有名的落子戏团。
因为山路修通,戏班子是赶着大ma车过来的,畅通无阻。走进村子,杨招财跟巧玲爹扯嗓子一喊,年轻人一哄而上,帮着卸车,搭建戏台子。
戏台子搭在村南的打麦场上,现在liu行秸秆还田,麦秸跟玉米秸秆可是好东西,再加上有了饲养场,那些庄家的秸秆要嘛被编制成草苫子,要嘛被当zuo牲口的饲料,打麦场空了,所以是个天然的大戏台。
戏台很快搭建好了,不远chu1搭起一个窝棚,是饭棚,戏班子人的吃喝拉撒都有杨进宝供给。晚上,chun桃在大喇叭里喊了一通:“四个村子的群众注意了,咱们村要唱大戏了,喜huan看戏的山民,赶jin吃饭,吃过饭都来看戏,每天两场,下午一场,晚上一场。”
chun桃扯嗓子一喊,娘娘山的群众又是一阵躁动,吃过晚饭,男人女人三五成群,搬着板凳直奔公用的打麦场,眨yan的时间,戏台下的人就满满的,热闹非常。
杨进宝吃过饭也要去看戏,巧玲都迫不及待了,把孩子往婆婆的怀里一扔,扯上男人就往戏台下面跑。
到哪儿一看,nainai的,都是人,全村的大人小孩差不多都来了。有站着的,蹲着的,靠在麦垛上的,还有几个调pi的孩子爬上了场院的一颗大树上,树上挂一串人tui,跟果子成熟似得。
好多女孩子也簇拥在一起品tou论足,口里磕瓜子,男人们在chou烟,老人们叼着烟锅子,摇着蒲扇。
虽说已经立秋,可天气依然不堪燥热,好多人都光了膀子,将汗衫搭在肩膀上,到chu1都是光溜溜黑黝黝的脊梁,汗气扑鼻。
巧玲扯着男人赶到的时候,戏已经开始了,舞台上锣鼓铙钹一起敲响。首先chu来的是个hua旦,男人反串的。就是男人化妆成已婚女人,穿上戏服开唱。
杨进宝想不到一个大老爷们,装扮成女人会唱这么好,只见他轻挽衣袖,动作优雅,那边过门一走,大喇叭里就显chu细腻洪亮的声音。
“chu得小房把tou抬,我忧心忡忡意徘徊,打罢了新chun又一载,鸿燕儿飞去紫燕儿来,红燕儿衔粮往高空去,紫燕儿落在望月台。
张才夫玩回十二载,他一十二载未回来,为nu夫我不把鲜huadai,为nu夫我懒上梳妆台,为nu夫大街上算过卦,为nu夫烧香到观音台。观音台,问神神不语,大街上算一卦,卦卦带灾,莫非是张才夫命丧在外,怎不叫为妻我长挂心怀…
这是《桃hua庵》里的一段唱词,说的是苏州富家子弟张才,chu门zuo生息,将媳妇窦氏丢在家里,一个人撒huan去了。
张才半路上得病,住在一个尼姑庵,巧遇尼姑陈妙善,一下子相中了那小尼姑,于是俩人就相好了。陈妙善怀了张才的儿子,在桃hua庵生下一个儿子。尼姑生儿子是不行的,那年tou多封建啊?
所以陈妙善就托人把孩子弄chu桃hua庵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