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
	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二章
徐小曼留在学校里,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与世无争,倒也自在。延庆虽说隶属北京市,但民风保守排外,其实更像河北省。比如这所县中学,教职员工几乎都是本地人,非亲即故。外来hu最多的时候有三个,现在还剩两个。
英语组的徐小曼老师是一个,是ti育组的ba特尔是另一个。ti育老师ba特尔,张北坝上人,是个北漂,没什么过ying的学历,只有一张皱baba的张北师专文凭。据说他和校长沾点儿亲,不过很远。学校里的教职员工,不太看得起ba特尔,一般都不称他老师。
徐小曼是个例外,她有涵养,当着别人的面,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总是尊称ba特尔老师。ba特尔有自知之明,不把自己当回事儿,但他还是很gan激徐小曼。平时徐小曼有什么要帮忙的,比如扛什么重wu,搬个煤气罐什么的,都是他一手包下。
徐老师刚来学校的时候,曾经被几个小混混儿在校门口sao扰,别人都不敢chutou,最后ba特尔来了,一声大吼,才赶跑了混混儿。这些情况,徐小曼的丈夫杨老师都是知dao的,也从来没说过什么。最近半年,杨老师辞职下了海,不常着家,ba特尔更是勤快,鞍前ma后,随叫随到。同事之间互相帮忙。
本来是正常的,可也引来了不少风言风语,多半chu自后勤chu1胖婶儿之口。徐小曼chu自书香门第,自小母亲guan教很严,从不搬弄是非,也讨厌别人搬弄是非,所以,她一直不喜huan胖婶儿王老师。王老师是校长的远房婶子,早些年教过音乐课,现在不干了。
她为人热情,喜huan张罗,和谁都是自来熟,就是好嚼she2tou,有时也占点小便宜,不过,胖婶儿和徐老师的丈夫关系很好。当年杨老板,不,杨老师从北京城搬到这荒郊野岭,一个人举目无亲的,胖婶儿帮了很多忙,当然,忙也不是白帮的,去年杨老师下海,刚赚了第一笔钱,就都贴给了胖婶儿。
胖婶儿找杨老师要赞助,说是回报社会,尊师重教,把老教学楼粉刷了一遍。她请的是乡下施工队,说是便宜,其实那草台班子是她侄子挑起来的,里面的猫腻儿谁也说不清。
胖婶儿的一张嘴很厉害,擅长空xue来风和添油加醋。最近不知为什么,她特别关心徐老师和男同事们的jiao往,特别是和ba特尔,弄得徐小曼很不自在。
徐小曼对ba特尔有些好gan,因为他比其他同事来得实在一些,能帮忙也肯帮忙,但是,徐小曼从来没有想过会和ba特尔有些什么,婚前没有想过,婚后更没有想过。
徐小曼端起杯子,呷了一口茶,心里稍微平静了一点儿。胖婶儿虽然烦人,可话说回来,那个ba特尔确实也有不妥的地方。作为一个北漂,ba特尔平时说话chu1事是有分寸的,问题在于,他不能喝酒却爱喝酒,一喝高了说话就没遮拦。
徐老师刚来学校不久,有一次ba特尔和几个校工喝酒。三杯烧酒下肚,ba特尔的话匣子打开了,就开始惹是生非。他说,徐小曼是全北京市最漂亮的女人。烧锅炉的大刘提chu了不同意见,说这个徐老师放在延庆县当然算个人wu。
但搁在北京市gen本就挂不上号。两个人于是就吵起来,最后还动了手。这件事蛮可笑的,但至今徐小曼回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洋洋的。徐小曼相信,如夫人之类的话,ba特尔说得chu口,不会是胖婶儿nie造。
对于同事之间开玩笑,徐小曼并不太介意,不过现在情况不同,她已经结了婚,丈夫又不再shen边,需要注意一些影响。“徐老师,徐老师!”
徐小曼一下子惊醒过来,抬tou一看,原来是英语课代表小丽,正站在yan前,手里捧着几本作业,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
“小丽,你怎么没有上课?”“语文老师不舒服,我们只好自习,我就让那几个男生把欠的作业补上了。”小丽回答“徐老师,作业本我给您放在哪儿?”
“小丽,谢谢你,就放在桌子上吧。”徐小曼和蔼地说“对了,小丽,你看见ba特尔老师没有?”“没有,他被王老师叫去抬秤,说是分桔子。”“我知dao了。
小丽,你有空的时候能不能去后勤chu1,叫ba特尔老师忙完后上我这儿来一趟?”“好的,老师,我现在就去。”“谢谢你,小丽,你真懂事。”小丽一阵风似地chu去了,徐小曼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定定神儿,开始批改学生们的作业。
***延庆不富裕,县中学更是没什么油水。早先学校也试着开过补习班夜校什么的,gen本招不到几个人,只好停掉。
校领导为了稳定教师队伍,只能另想办法,时不常弄点水果,带鱼,se拉油什么的,发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