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此人五十来岁,在前几年也就到了退休的年龄,但龚厂长的编制却还是在局里,工资也由局里发,所以龚厂长可是旱涝保丰收。
在龚厂长接到赵世安局长打来的电话后,赶忙就写了接收杨晓分配到厂里工作的接收函,盖上厂里公章送给了赵世安,由赵世安直接寄到省大分办去的。
龚厂长心想分来的人看样子有点来头,待杨晓坐着赵局长的车前去报到上班时,龚厂长如同接到一个钦差大臣一样。
不用赵局长交待,龚厂长便把杨晓的工作安排得即体面又舒适。
其实就连赵世安局长也搞不清到底杨晓和姚天明是什么关系,这龚厂长更不敢乱问,只是小心伺候就是了。
杨晓随着工作的熟悉,自己的优越感越来越明显,有时候办公室主任报不了的账,只要杨晓给龚厂长一说,龚厂长准会签字报销。
可厂子里有时候需要局里解决的问题,有时龚厂长便拉着杨晓去找赵局长,这十有八九也能办成事。
可是自从姚天明打过电话到西藏去支边后,这赵局长对她可就不象从前那样再额外的照顾她了,这让杨晓感觉有点失望,这难道真的就是人走茶凉了吗?于是有一天她到局里办事便去找赵局长,问是否知道姚天明现在的消息。
赵局长说:“这小子一走到现在也没有来个信,我正想问你有没有他的消息哩?”
杨晓说:“这一段时间姚天明也没有给她联系过,有可能刚到西藏那边去,工作比较忙吧。
不过姚天明说到西藏支边,只两年时间,是副专员,回来后说不定省里就得定个正厅级哩。”
赵局长说:“那有可能。”
杨晓接着又问:“赵局长,我到厂子里上班,这马上也快半年啦,你还得抽时间帮我过问一下,啥时候把我的关系转到局里呀?”
赵局长说:“现在不太好办啊,你看这局里一直没有编制,眼下也没有人退休,这要增加编制,还得找主管副市长签字,财政局长签字才能办啊。”
杨晓说:“就凭你赵局长的能力,这能算啥事哩,天明走时说了,他说是他把我可托抚给你了,让我有啥事就找你哩。”
赵局长说:“杨晓,你看自从你工作以来,我赵世安可没少给你做工作啊!一上厂子里就是办公室副主任,局里临时又借给你一套住房,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分配的正式大学生也没有给解决房子问题。”
杨晓说:“这局长的大恩大德,我杨晓啥时也不会忘啊,要不这样吧,今晚下班后,你到我那儿去,我亲自下厨给你做几个菜,慰劳慰劳您,也让我表表谢意。”
赵局长说:“我是想上你那去吃一顿,可我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胆啊,说不定姚天明这小子哪天发起神经来,给你打个电话,你再奏我一本,那我以前对你的操心,可就白忙活了。”
杨晓说:“你这局长说的可是话里有话啊,你俩是老同学,关系比我近的多,我才是他一个学生,你别奏我的本就行了。”
赵局长说:“这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学生在老师跟前有面子可多里是啊。”
杨晓说:“局长,若是不肯给面子也就算了。”
杨晓说着站起来就要走,赵局长赶忙站起来说:“别走哇,不是我不肯尝你这个脸,你才上班能有几个钱,不想让你破费。这样吧,今天我做东,咱们找一个干净的馆子去。”
杨晓说:“就是吗,还是局长大人体恤民情,我这人可给你不一样,我可是热粘皮,这说请就得请啊。”
赵局长说:“你看我啥时候说话不算话哩,你说上哪儿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