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梁家父女亲热完了,杨支书才语重心长的说:“我和欣欣昨晚就来了,住在刘监狱长家。老刘把你的情况都告诉我了,好好改造吧!错了就错了。可娃记着,共产党里好人多,坏人少,普天下都是这样!”
家辉含泪点了点头,嘱咐女儿:“欣欣,回去好好听你妈妈的话,听你爷爷奶奶的话。照顾好你妈,你弟弟,爸不在,我娃就是大人…!”
会见时间说到就到,家辉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说:“叔你们回去吧!下次不管想什么办法,叫芝芝也来看看我,我,我,我们是十几年的夫妻…我想她呀!”
杨支书含泪点了点头。
一提她妈,梁欣再也忍不住了,飞快的跑到门外,头顶窗旁的白瓷砖,捂嘴抽泣着不敢出声,生怕屋里的父亲听到。
杨支书:“家辉,再报告你一个好消息,刘监狱长根据你的情况,上省厅给你打了减刑报告。明天我把欣欣送回去,然后到太原,托人问问情况。——记着,好好改造,别给你叔脸上抹黑。”
“是,杨叔!”家辉跟着警察一边朝里走,一边回头应道。
“欣欣,你爸走了,快进来!”杨支书慌忙招呼门外的梁欣,可待梁欣进来,家辉已经走了“爸,…爸爸…”
闺女摇着铁栅大声哭喊,可她爸已经听不见了。
----
霍县火车站候车室的长椅上,梁欣为走太原的事,与爷爷发生了争执。
杨:“霍县你也来啦!你爸你也见了!我买个票,你先回去,我到太原给咱办事去!”他和颜悦色的哄孙女。
梁欣摇了摇头:“爷爷,您为俺,俺爸,俺一家苦吃尽了,罪受够了。说啥我也不能让你一个人去吃苦,去太原。俗话说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爷爷,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陪你去!”
杨支书说:“你看你这娃,来时我就不愿意跟你,你奶奶坚持让我跟着你,我惹不起你,跟上就跟上。一路上,你陪爷爷遭了多少罪,万一你有啥闪失,我咋给你奶奶交待哩!”
梁欣:“爷爷,我的亲爷爷,你把我爸斧抚养成人,又给他成家,在我眼里,你就是我的亲爷爷。同样在你眼中,我爸和我家耀叔没两样。尤其是这几年,我家出了事,你和奶奶既要照顾我妈,又要供我和弟弟念书。这家里事,村里事,累的你老腰酸背疼,我心里是啥滋味?”
杨支书“嘿嘿”一笑:“憨妮子,人生在世,草木一秋,上孝父母,下教儿女。为国,为党,为朋友,义不容辞,理所当然。何必大惊小怪!”
梁欣扑上去,拽住爷爷的胳膊,苦苦央求:“爷爷,我跟上你,不会给您添麻烦。找人时,你腿受过伤,你在门口坐着,我先上去看看有没人,免的你白跑。问路时,你等着,我跑腿。白天办事,我给你跑腿,夜里出门,咱爷俩也是个伴。还有,我初中快毕业了,写个啥材料,咱也不求人。”杨支书:“话虽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可你虚岁才十五,还小哩!”
梁欣:“爷爷,我不小了,人家铁梅才比我大两岁,就能给她爹送密电码,杨三姐和我一样大,就敢上京告状,再说古代花木兰从军,能比我大几岁。”
杨支书坚定的说:“我说不过你,这次我去太原是办事,不是逛省城,你坚决不能去!”
梁欣也使开了性子,说道:“爷爷,你不跟我,我就顺着铁路跑,连路都不要问,霍县离太原才几百里地,我就不信我跑不到太原。”说完转身就走。杨支书连忙拉住她,牙一咬,心一横:“娃呀,别胡闹了,你爷爷的心都快碎了…行,跟上走。”
同蒲线北上的火车,载着不寻常的爷孙俩,向太原急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