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当妈的一清二楚。
那年,算日子还有一个来月,小心翼翼的梁欣,作梦都没想到,她在厨房切菜时,脚下一滑“砰”的摔倒在硬棒棒的水泥地面上,刹时,腹如刀撹,平时性情刚烈的她,此时也疼的呼天喊地。
惊慌失措的秦奶奶,闻声进门。一见妮子殷红的鲜血顺着裤管沥沥而下,失声大喊仙云和军军,扶的扶,背的背,飞跑出门。从饭店到医院,一路上流血不止。弯曲的山道上,留下了一条时断时连的血线。
镇妇产科大夫黄大姐,一见病人,流血不止,脸色苍白,一边在手术台上,有紊不乱的止血抢救,一边吩咐前来送人的男女老少“谁是家属,马上输血,输血,这妮子12克血,只剩8克了。再拖,人就没命啦!”一时三刻,高家河人,老村长带头,大伙个个挽胳膊,脱袖子,手术室门前排起了长队。
屋内,随着输液管中的一滴滴鲜血,不紧不忙的滴下,病床边的心电仪,紫莹色的曲线,很快的趋于平稳,把生命垂危的梁欣,从奈何桥上拽了回来。同时,刚过七个月的小梁盼,也随着母亲时快时慢的呻吟,在镇医院西北角的手术室里,步履艰难的来到了人间。
小梁盼因不足月,生下来又瘦又小,一落地,就被黄大夫放进了氧仓,白天黑夜24小时,躺在儿子对面的梁欣,瞪大眼睛看着秦奶奶,仙云以及高家河村的大娘大婶,大嫂大姐,轮流换班的给儿子输液打针,喂奶喂药。
半个月时间眨眼就过,当军军驾辕,仙云后跟,老村长和秦奶奶一边一个扶帮,一步步从二十里以外的镇医院拉着梁欣母子返回高家河。梁欣不管咋劝,坚持要住在村南头的旧砖窑里。谁家也不去。她一直分辩:“按照俺那的风俗,坐月子的媳妇有血煞,到谁家谁家要遭血光之灾,我那都不去…”
老村长见拗不过妮子,悄悄的与众人一合计,拿被子的拿被子,拿褥子的拿褥子,铺的铺,扫的扫,没多大功夫,就将梁欣母子安顿下来。村长大婶和秦奶奶没明没黑的伺候梁欣。虽是中秋,昼夜相当。
夜深人静,难入梦乡的梁欣,咋也睡不着。她呆呆的望着忽明忽暗的蜡烛头,眼瞅着墙角大嫂大娘送来的鸡蛋,挂面,红糖,面对前来探望的乡里乡亲,一遍遍向大伙重复着盼盼他爸外出留学难回的谎话。
梁欣躺在床上,难免胡思乱想“刘浩啊刘浩,乐昌镇你救了我,堤村桥你收留了我,赵城医院你给我输了血,我梁欣爱上了你,替萍萍献肾,替燕茹姐陪伴你,失身为你平反,你千不该,万不该,那晚不问皂白,将我梁欣逼上绝路。”
同时,又埋怨自己,梁欣啊梁欣,你自讨苦吃,山里山外,城里乡下,谁家添儿添女,满月那天,不是大摆宴席,鞭炮齐鸣,亲友登门,喜气洋洋。而你算什么?
既然他是刘家的骨肉,你为何不光明正大的给他送回去,让儿子认祖归宗。而今,你成全刘浩,成全红莉,可谁成全你,成全你儿,谁知道你这几年的苦辣甜酸!
真是“贵人遭魔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