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据与裔款二子,齐嬖大夫。○裔,以制反。嬖,必计反。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欲杀嚚、固以辞谢来问疾之宾。○盍,户腊反。嚚,鱼巾反。
[疏]注“欲杀嚚固”
○正义曰:服虔云:祝固,齐大祝,史嚚,大史也。谓祝史之固陋嚚闇,不能尽礼荐美,至于鬼神怒也。其意以为请诛祝史之嚚闇固陋者,嚚、固非人名也。案,庄三十二年“神降于莘。虢公使祝应、宗区、史嚚享焉。”彼是人名,则此亦名也。《世族谱》齐杂人内有祝固、史嚚。此云欲杀嚚、固,是杜必以为人名也。
公说,告晏子。晏子曰:“日宋之盟,日,往日也。宋盟在襄二十七年。○说音悦。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信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家无猜疑之事,故祝史无求于鬼神。○屈,居勿反。治,直吏反。愧,九位反,本又作媿。猜,七才反。
[疏]“晏子曰”至“不祈”
○正义曰:彼传赵武对曰“夫子之家事治;言于晋国,无隐情。其祝、史陈信于鬼神无愧辞”此晏子言之,其辞微多于彼,其意亦不异也。
建以语康王。楚王。○语,鱼据反。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五君,文、襄、灵、成、景。
[疏]“光辅五君”
○正义曰:文公为戎右,襄、灵为大夫,成公为卿,景公为大傅。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无废事。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君有功德,祝史陈说之,无所愧。
[疏]“上下无怨”
○正义曰:此犹如《孝经》“上下无怨也”言人臣及民,上下无相怨耳。服虔云:上下谓人、神无怨。即如服言,下云“上下怨疾”复是人与神相怨疾也。
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与受国福。○与焉音预,注同,下祝史与焉亦同。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適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使私情厌足。○蕃音烦。祉音耻。为,于伪反,又如字,下为暴君使同。颇,普何反。邪,似嗟反。辟,匹亦反。从,子用反,下淫从同,或音如字。厌,于艳反,注同。高台深池,撞锺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掠,夺取也。○撞,直江反。刈,本又作艾,鱼废反。掠音亮,聚才住反,又如字。
[疏]“输掠其聚”
○正义曰:输,堕也。故为堕毁,夺其所聚之物。
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从,肆行非度,无所还忌,还犹顾也。
[疏]“肆行非度”
○正义曰:肆,纵恣也。恣意行非法度之事也。
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以实白神,是为言君之罪。○讟,徒木反。悛,七全反。
[疏]“不思谤讟”
○正义曰:俗本作畏,定本作思。
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盖,掩也。○数,所主反。矫,居表反。
[疏]“其盖”至“诬也”
○正义曰:掩盖愆失,妄数美善,是矫诈诬罔也。
进退无辞,则虚以求媚。作虚辞以求媚于神。○媚,眉记反。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天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僣嫚于鬼神。”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言非诛祝、史所能治。○僣,子念反,下僣令同。嫚,武谏反。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衡鹿、舟鲛、虞候、祈望,皆官名也。言公专守山泽之利,不与民共。○萑音丸。鲛音交。薮,素口反。蒸,之丞反。粗曰薪,细曰蒸。蜃,巿轸反。
[疏]注“衡鹿”至“民共”
○正义曰:《周礼》,司徒之属,有林衡之官,掌巡林麓之禁。郑玄云:“衡,平也。平林麓之大小及所生者。竹木生平地曰林,山足曰麓。”此置衡鹿之官,守山林之木,是其宜也。舟是行水之器,鲛是大鱼之名。泽中有水有鱼,故以舟鲛为官名也。《周礼》山泽之官皆名为虞“每大泽大薮,中士四人”郑玄云,虞,度也。度知山之大小及所生者。泽,水所锺也,水希曰薮。则薮是少水之泽,立官使之候望,故以虞候为名也。海是水之大神,有时祈望祭之,因以祈望为主海之官也。此皆齐自立名,故与《周礼》不同。山泽之利当与民共之,言公立此官,使之守掌,专山泽之利,不与民共,故鬼神怒而加病也。
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介之关,暴征其私;介,隔也。迫近国都之关。言边鄙既入服政役,又为近关所征税相暴,夺其私物。○其政,如字,一音征。逼,彼力反。介音界。近,附近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