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集解】:刘向别录曰:“莱者,今东莱地也。”【索隐】:名婴,平谥,仲字。父桓名弱也。【正义】:晏氏齐记云齐城三百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
密国。应劭云故莱夷维邑。事齐灵公、庄公、景公,【索隐】:
:系家及系本灵公名环,庄公名光,景公名杵臼也。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
不重
,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正义谓己谦让,非云功能。语不及之,即危行。【正义】:行,下孟反。谓君不知己,增脩业行,畏责及也。国有
,即顺命;无
,即衡命。【正义】:衡,秤也。谓国无
制秤量之,可行即行。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仲世所谓贤臣,然孔
小之。岂以为周
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正义】:言
仲世所谓贤臣,孔
所以小之者,盖以为周
衰,桓公贤主,
仲何不劝勉辅弼至于帝王,乃自称霸主哉?故孔
小之云。盖为前疑夫
小
仲为此。语曰“将顺其
,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正义】:言
仲相齐,顺百姓之
,匡救国家之恶,令君臣百姓相亲者,是
之能也。岂
仲之谓乎?
方晏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索隐】:
:左传崔杼弑庄公,晏婴
,枕庄公尸
而哭之,成礼而
,崔杼
杀之是也。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
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
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索隐】:太史公之羡慕仰企平仲之行,假令晏生在世,己虽与之为仆隶,为之执鞭,亦所忻慕。其好贤乐善如此。贤哉良史,可以示人臣之炯戒也。
越石父贤,在縲绁中。【正义】:縲音力追反。縲,黑索也。绁,系也。晏秋云:“晏
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薪,息于途侧。晏
问曰:‘何者?’对曰:‘我石父也。苟免饥冻,为人臣仆。’晏
解左骖赎之,载与俱归。”
:与此文小异也。晏
,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
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
戄然,【正义】:戄,床缚反。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
于戹,何
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
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索隐】:信读曰申,古周礼皆然也。申于知己谓以彼知我而我志获申。方吾在縲绁中,彼不知我也。夫
既已
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縲绁之中。”晏
于是延
为上客。
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称伯。’”齐国遵其政,常彊于诸侯。后百馀年而有晏焉。
太史公曰:氏牧民、山
、乘
、轻重、九府,【集解】:刘向别录曰:“九府书民间无有。山
一名形势。”【索隐】:皆
氏所著书篇名也。
:九府,盖钱之府藏,其书论铸钱之轻重,故云轻重九府。馀如别录之说。【正义】:七略云
十八篇,在法家。及晏
秋,【索隐】:
:婴所著书名晏
秋。今其书有七篇,故下云“其书世多有”也。【正义】:七略云晏
秋七篇,在儒家。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
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正义】:轶音逸。
【索隐述赞】夷吾成霸,平仲称贤。粟乃实廪,豆不掩肩。转祸为福,危言获全。孔赖左衽,史忻执鞭。成礼而去,人望存焉。
晏为齐相,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闚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
长不满六尺,
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
,志念
矣,常有以自下者。今
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
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
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
荐以为大夫。【集解】:皇览曰:“晏
冢在临菑城南淄
南桓公冢西北。”【正义】:注皇览云:“晏
冢在临淄城南菑
南桓公冢西北。”括地志云:“齐桓公墓在青州临淄县东南二十三里鼎足上。”又云:“齐晏婴冢在齐
城北门外。晏
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后,人名曰清节里。”
:恐皇览误,乃
仲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