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三十二(7/10)

监修官捧着表放在表亭中,纂修官捧着《实录》放在宝车中,鸿胪官引导迎接。

奏鼓乐,用伞盖,从会极门下台阶,到桥南,从中路行进。

监修、总裁等官员跟随在表亭后面,从二桥行进到皇极门。

装载《实录》的车从中门进入,表亭从左门进入,到达宫廷的赤色空地的案台前。

监修官捧着表放置在案上,纂修官捧着《实录》放置在案上,都在石阶柬面站立侍候。

内殿百官行礼完毕,皇帝出来到达皇极殿。

监修、总裁等官进入,都按照永乐时的仪制进呈《实录》、进献表。

第二天,司礼监官员从内殿送《实录》下殿,仍然放在宝车中,使用伞盖,与监修总裁官一同送到皇史宸恭敬地藏起来。

明朝初年制定制度,凡是王府遇上皇上生日和冬至日、正月旦日,事先陈设好各种器具。

王穿戴冕服走到君位前拜四拜,到香案前跪下。

进献表结束,回到原位,拜四拜,行三遍舞蹈礼,山呼,又拜四拜。

百官穿着朝服,随班行礼。

进献皇后的笺仪式也如此,只是不行舞蹈礼,不山吁。

进呈皇太子的笺,王穿戴皮弁服,行八拜礼仪,百官穿朝服,随班行礼。

凡是进呈贺表贺笺,皇子封王的,在天子面前自称为“第几个儿子某王某人”,称天子为“父皇陛下”,称皇后为“母后殿下”

如果是孙子,便自称为“第几个孙子某王某人”,称天子为“祖父皇帝陛下”,称皇后为“祖母皇后殿下”

如果是弟弟,则自称为“第几个弟弟某人封某”,称天子为“大兄皇帝陛下”,称皇后为“尊嫂皇后殿下”

侄儿则自称为“第几个侄儿某人封某”,称天子为“伯父皇帝陛下”,或“叔父皇帝陛下”,称皇后为“伯母皇后殿下”,或“叔母皇后殿下”o如果是辈分高的亲属,便自称为“某封臣某”,称天子为“皇帝陛下”,称皇后为“皇后殿下”

如果是侄孙以下,便称“从孙、再从孙、三从孙某封某”,都称皇帝皇后为“伯祖、叔祖皇帝陛下“伯祖母、叔祖母皇后殿下”

到世宗时,纔命令各王府上呈表笺,都用皇帝名号,不能用家中人的礼仪。

凡是在外地的百官进呈贺表贺笺,前一天,在官署以及街道结挂彩缎。

文武官员各自斋戒沐浴,住宿在本官署。

清晨,在庭中设置龙亭,在露台设置仪仗鼓乐,在龙亭前设置表笺案,在表笺案前设香案,在龙亭柬面设置进表笺的官位。

戒夜更鼓打过初更,各官员穿好服装。

打过二更,班列之首穿好服装到香案前,清洗印章盖好印,把表笺放置在案上,退下站立在临时幕帐中。

打遇三更,各官员入班列拜四拜,班列之首到香案前面。

赞礼官跪下,众官都跪下。

执事的人跪着把表笺交给班列之首,班列之首跪着交给进表官,进表官跪着接受,放置在龙亭中。

班到之首复返原位,各官员都拜四拜,舞蹈三遍,山呼,拜四拜。

金鼓仪仗鼓乐百官走在前面,进表官在龙亭后的东面。

到郊外,把龙亭向南方放置,仪仗鼓乐如先前一样陈列,文武官员站立侍候。

班列之首取表笺交给进表官,进表官上前在马上接受表,便启行,百官退下。

《礼记》上说:“乡饮酒的礼仪如果废除,那么争斗的案件就繁多了。”所以《仪礼》所记,只有乡饮的礼仪施及平民百姓。

从周代到明代,各代礼仪都有不同的增减,而这种礼仪没有废除。

洪武五年,下诏命礼部上奏制定乡饮酒的仪式,命令主管官吏与学官率领士大夫中年老的人,在学校施行,民间乡里也施行。

洪武十六年,下诏向天下颁布《乡饮酒礼图式》,每年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在儒学举行。

乡饮酒的仪式,以府州县长官为主,以乡里一位有德行的退休官吏为宾,选择年纪大有德行的人作僎宾,辅佐主人举行仪式,其次作介宾,又其次作三宾,又其次作众宾,教官作司正。

赞礼、赞引、读律的人,都使用能干的人充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