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三十八年尚未完工。
从此之后工役也渐渐停止。
国家的经常性费用,没有什么比禄饷更大的。
洪武九年,制定诸王、公主每年供应的数量。
亲王,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匹,纡丝三百匹,纱、罗各一百匹,绢五百匹,冬夏布各一千匹,绵二千两,盐二百引,茶一千斤,都按年支出。
马料草,每月支出五十匹。
那些缎匹,每年供给匠料,交付给王府自己织造。
靖江王,米二万石,钞一万贯,其余物品是亲王的一半,马料草二十匹。
公主没有受封的,贮丝、纱、罗各十匹,绢、冬夏布各三十匹,绵二酉雨;已受封,赐给庄田一所,每年收粮一千五百石,钞二千贯。
亲王的儿子没有受封的,比照公主;亲王的女儿没有受封的减半。
儿子已受封郡王,米六千石,钞二千八百贯,锦十匹,纡丝五十匹,纱、罗减纡丝的一半,绢、冬夏布各一百匹,绵五百两,盐五十引,茶三百斤,马料草十匹。
女儿已受封和已嫁的,米一千石,钞一千四百贯,那些缎匹在所处的亲王藩国织造供给。
皇太子的次嫡子和庶子,已封郡王,必定等待出京到封藩然后按年赐予,与亲王的儿子已封郡王的相同。
女儿等待出嫁,与亲王的女儿已嫁的相同。
凡是亲王的世子,与已封的郡王相同。
郡王嫡长子袭封郡王的,是始封郡王的一半。
女儿已封县主以及已嫁的,米五百石,钞五百贯,其余的物品是已受封的亲王女儿的一半。
郡王诸子年龄满十五岁,各自赐田六十顷,免除租税作为永久产业,其所生之子世代保守,后来纔命令停止供给禄米。
二十八年,下诏因官吏、军士俸禄供给更广,酌量减少诸王每年的供给,以资助军国的用度。
于是重新规定亲王一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一千石,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以二百石递减,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以一百石递减,公主和驸马二千石,郡王以及仪宾八百石,县主、郡君以及仪宾以二百石递减,县君、乡君以及仪宾以一百石递减。
从此之后作为永久的制度。
仁宗即位,增减诸王每年俸禄,不是恒常不变的典制。
当时郑、越、襄、剂、淮、滕、梁七王没有到藩王府,命令暂时供给米每年三千石,于是成为定制。
正统十二年,制定王府俸禄米,将军从赐名受封的那一天作为开始,县主、仪宾从出合成婚那一天作为开始,在附近州县秋粮内拨给。
景泰七年,制定郡王将军以下俸禄米,出就藩封在前,受封在后,以受封的那一天作为开始;受封在前,出就藩封在后,以出就藩封的那一天作为开始。
宗室有罪革除爵位的叫做庶人。
英宗初年,多给予粮食。
嘉靖年问,每月支付米六石。
万厝年问,减少到二石或一石。
开初,太祖大量封赐宗族藩王,命令他们世世代代都食用每年供应的俸禄,不授予职务担任政事,亲近亲人的情谊很厚。
然而皇族一天天繁衍,而人民的赋税有限。
开始的时候禄米全部支付粮食,随后粮食宝钞兼着支付。
有各半的,有粮食多于货币的,它的规定不同。
以后按形势不能供给,而假冒滥领转而增多。
奸诈的弊端百出,不能追究。
从弘治年问,礼部尚书倪岳便条陈请求节制减少,以宽解人民的负担。
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润说:“天下的事情,极大的弊病而非常值得忧虑的,没有什么比宗藩的俸禄更严重的。
天下每年供应京城的粮食四百莴石,而诸王府禄米一共八百五十三万石。
以山西而言,存留一百五十二万石,而宗族的俸禄达三百一十二万石;以河南而言,存留八十四万三千石,而宗族俸禄一百九十二万石。
这就是说二省的粮食,即使全部交纳,也不够供应禄米的一半,何况官吏的俸禄、军队的粮饷都出自其中呢?所以从郡王以上,还可以丰厚享受,将军以下,多不能自我生存,饥饿寒冷困扰受辱,形势必然会至此,常常在道路上大声呼号,聚集起来护骂主管官吏。
守土的地方官,常常畏惧发生变乱。
赋税不可增加,而宗室一天天更加繁衍,可以不为此而寒心吗?应该命令大臣科道官在朝廷集体商议,并且训谕诸王因形势穷困弊病达到极端,不能不疏通变革的道理。
命令卢部计算赋税数额,以十年为标准,总计兵灾荒灾免除、存留以及王府增加封爵的数量。
共同陈说善后的良策,按皇帝的心意来裁断,以垂留万世不改易的规定。”下发户部复议,听从他的意见。
到四十四年,便制定宗藩的条例。
郡王、将军十分之七折合成钞,中尉十分之六折合成钞,郡县主、郡县乡君以及仪宾十分之八折合成钞,其它假冒滥充的多予以裁减。
于是诸王也上奏推辞每年的俸禄,少的五百石,多的达到二干石。
每年的俸禄支出稍微舒缓,而将军以下更不能自我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