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有闸门。
练湖水高于漕河数丈,一处经由三思桥,一处经由仁智桥,都流入运河。
向北经过丹徒镇,有猎婆滩多细软的浮沙。
丹徒以上的漕运河道,根据江水的涨落而或盈或涸。
经过镇江,出京口闸,闸外沙堤绵延二十丈,可以藏舟避风,从这里泛舟于长江,与瓜步相对。
从北郭到京口首尾八百余里,全都是平稳水流。
经过嘉兴和苏州,众多水流所聚集,到常州以西,地势逐渐高仰,水浅容易排泄,涨满和干涸不固定,时而疏通时而堵塞,常常同时取道孟渎、德胜两河,向东泛舟于大江,以到达扬州、泰州。
洪武二十六年,曾经命令崇山侯李新开通溧水胭脂河,用来通畅浙江漕运,避免丹阳运送物资和大江风狼的危险。
而三昊的谷粮,必定经由常州、镇江。
三十一年,疏浚奔牛、吕城二坝河道。
丞乐年间,修筑练湖堤岸。
就命令通政张跶调集民工十万,疏通常州孟渎河,又疏通兰陵沟,往北到达孟渎河闸,六干余丈,往南到达奔牛镇,一千二百余文。
随后又疏通镇江京口、新港及甘露三港,使到达长江。
漕运之船从奔牛逆行于京口,河水干枯就改道从垂遗往右直奔瓜洲,到达白塔,以此为常规。
童德六年,依从武进百姓的请求,疏通德胜新河四十里。
八年,工程竣工。
漕运之船从德胜北进入长江,直达泰兴的北新河。
从泰州坝到达扬子湾进入漕河,比照经由白塔来更加方便。
于是,漕河及孟渎、德胜三河一起畅通,都可以通航运输了。
正统元年,朝廷大臣上奏说:“从新港到奔牛,漕河一百五十里,从前有水车卷起长江潮水灌注其中,通行船只灌溉田地。
请求支付官府之钱购置水车。”诏令允许。
然而,三河的入江口处,都是由低而高,其水也是轮换涨满和退落。
八年,武进百姓请求疏通德胜及北新河。
浙江都司萧华则请求疏通孟渎。
巡抚周忱决定疏浚两河,而停止北新的筑坝。
白塔河的大桥闸按时开关,而常州、镇江漕河也疏通了。
景泰年间,漕河又被淤塞,于是,导引漕运船只全部经由孟演。
三年,御史练纲说:“漕运船只从夏港和孟滨到长江,逆水行驶三百里,纔到达瓜洲。
德胜正对北新,而白塔又与孟渎斜对,从这里两岸横渡很近,应当大力疏通淤塞。”皇帝命令尚书石璞处置。
适逢有人请求开通镇江七里港,导引金山往上流到达丹阳,用来避免孟渎险阻。
镇江知府林鸡认为迂回水道多石头,毁坏百姓田地坟墓多,应当疏通京口闸、甘露坝,河道里程不远,人力物力减省。
于是依从林鸡的主张。
浙江参政胡清又想放弃新港、奔牛等坝,修建石闸来蓄积泉水。
也依从他的请求。
而疏通德胜河与开通港口的主张一起停止。
然而,石闸虽然建立,蓄水却不能多得,漕运船只仍然进入孟渎。
天顺元年,尚宝少卿凌信说,粮船经过镇江里河最焉便利。
皇帝认为对,命令粮储河道都御史李秉开通七里港口,导引长江水注入其中,并且疏通奔午、新港的淤塞。
巡抚崔恭又请求增建五处闸门。
到成化四年,建闸工程纔完成。
于是,漕运船只全部经由里河,其它进入二河的船,返空的船和其它船而已。
制定制度,孟渎河口与瓜、仪各港都是三年进行一次疏浚。
孟渎河宽广不很淤塞,里河不久就干枯了,则又改道从孟渎。
弘治十七年,工部大臣又陈述夏港、孟渎速道航行大江的害处,请求赶快疏通京口淤塞,然后导引练湖水灌注其中。
诏令迅速施行。
正德二年,又开通白塔河和江口、大桥、潘家、通江四闸。
十四年,依从督漕都御史臧凤的计策,疏通常州上下里河,漕运船只畅通无阻五十余年。
万历元年,漕河又渐渐干涸,再一次疏通它。
岁贡生许汝愚上奏说:“建国之初设立四座闸门:叫做京口、丹徒的,防止三江水的干枯;叫做吕城、奔牛的,防止五湖水的排泄。
从丹阳到镇江蓄积成为湖的有三处:叫做练湖、焦子、杜墅。
时间一久,居住的百姓侵占为田耕种,焦、杜二湖全部干涸,勉强保存练湖,还是有被侵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