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塘、玉环、南麂众山都应治理,便设南麂副总兵,而澎湖无暇顾及。
那个地方迁迁对峙海中,如同长蛇蜿蜒曲折,有很多分岔的海港和零落的岛屿,其中空间可以藏巨舰。
起初被红毛占据,到此时采用巡抚南居益的意见,便夺回并镇守。
从世宗时代出现倭寇祸患以来,沿海大都会,备自设总督、巡抚、兵备副使和总兵官、参将、游击等官员,而各处防御,在广东则分束、中、西三路,设置三位参将;在福建则有五个水寨;在浙则有六总,一是金乡、盘石雨卫,一是松门、海门两卫,一是昌国卫和钱仓、爵溪等所,一是定海卫和霓霁、大嵩等所,一是观海、临山两卫,一是海宁卫,分别用四位参将统领;在南直隶则在乍浦以柬,金山卫设置参将,黄浦以北,昊淞江口设置总兵;在淮、扬则总兵驻守通州,游击驻守庙湾,又在扬州设置陆军游击,等待调遣;在山东则登、莱、青三府设置巡察海道的副使,管理民兵的参将,统领督查沿海兵马防备倭寇的都指挥;在蓟、辽则在大沽海口留守重兵,用副总兵统领,而以密云、永平两游击作接应援助。
山海关外,则广宁中、前等五所兵防守各驻军地段,以宁前参将作接应援救,而金、复、海、盖各军都担任海防,三岔以东,九联城外创建镇江城,设游击,统领一千七百人,巡逻海上,北边同宽奠参将陆营地相接,共计有七个镇,而守备、把总、分守、巡徼相约按期巡逻的不下数百人。
以三、四、五月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
大致受到倭寇的严重危害,所以设防也最严密。
旦本地理位置和闽相对,而浙的招宝关进贡所经的道路在此,所以浙、闽是首当其冲。
南面的敌寇则从广东入侵,北面的敌寇则从长江侵犯留都、淮、扬,所以防卫海外,以防卫长江为重。
洪武初年,在都城南面新江口设置水兵八千人。
此后,渐渐设置一万二千人,造船四百艘。
又在北岸浦子口设置陆军,相互构成掎角之势。
所管辖的沿长江各郡,上从九江、庭擅、黄梅,下到苏、松、通、泰,中间包括安庆、池、和、太平,凡是盗贼和贩卖私盐的人,都命令巡查逮捕,同时防备倭寇。
永乐时期,特别命令功臣为帅视察长江防军操练,此后同时任用都御史。
成化四年,依从锦衣卫愈事冯瑶的建言,命令长江军队依据地形设防,在爪、仪、太平设置将领镇守。
后六年,守备定西侯蒋琬上奏调建阳、镇江各卫军补充长江军队空缺兵士。
十三年,命令选择武大臣一人担任操江都督,不兼管军营事务。
又过五年,依从南京都御史白昂的建言,敕令沿长江守备官员互相接应援助,并且发给印信。
写成法令著录。
弘治年间,命令新江口两班军按京营条例,首班休歇,就依次轮班操练。
嘉靖八年,江阴贼寇侯仲金等作乱,给事中夏言请求设置镇守长江、淮河的总兵官。
不久寇乱平息,总兵废除不设置。
十九年,沙贼黄艮等又兴起。
皇帝诘问兵部废除总兵的缘故,便又设置,给予旗牌符敕令,提督沿江上下。
后来又裁减废除。
三十二年,倭寇的祸患炽盛,又设副总兵于金山卫,管辖沿海到镇江,同狼山副总兵水陆相呼应。
当时长江北面都遭受倭寇侵犯,于是酌量调遣九江、安庆官军镇守京口、闘山等地。
很久之后,给事中范宗昊说:“旧例,操江都御史防御长江,应、凤雨位巡抚防御海上。
后来因为倭寇侵犯警情,便从镇江以下,连接常、狼、福等处隶属操江都御史,所以两位抚臣得以推卸责任n操江都御史又因先前不是本部的军队,难以远距离控制,也漠然对待,不合委任责成的意图。
应该以圃山、三江会合口作为操江、安抚的分界。”回复同意。
此后增设上下雨江巡枧御史,得以检举弹劾主管将领,而以南京愈都御史兼管操江,不另外设置。
此前,增加招募水兵六干人。
隆庆初年,因为都御史昊时来请求,留下四分之一,剩下的全部罢除遣散,并且裁掉中军把总等官。
后来,又命令分地段设置守卫,而责令上下南北互相呼应。
又依从都御史宋仪望的意见,各军都分别驻守长江岸边,不能居住在城市。
万历二十年,因倭寇入侵的警报,进言的人又请求设立京口总兵。
南京兵部尚书衷贞吉等说已经有了昊淞总兵,不应两设。
于是设立兵备使者,每刭春天汛期到,调遣备倭都督,统领卫所水、陆军奔赴镇江。
后七年,操江都御史耿定力上奏:“长江一千多里,长江上游排列五座军营,三位兵备大臣;长江下游排列五座军营,两位兵备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