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六十八(9/10)

阳五个牧监,统领四十八处马群。

之后,设立四十个牧监,很快撤销,只留存天长、大兴、舒城三个牧监。

在汤泉、滁州等地设置牧场。

又传令飞熊、广武、英武三处卫所,每五个士兵饲养一匹马,马一年产下马驹,长到一岁解送京城。

随后由监牧交给主管部门,专门命令百姓饲养。

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养一匹马,抵偿他们的赋役。

太仆官监督管理,每年正月到六月上报配种走驹,七月到十月上报孕育的马驹,十…、二月上报增加的马驹。

岁末考察养马的政绩,用法律治理府州县的官吏。

公马叫儿马,母马叫骤马。

公马一匹、母马四匹为一群,设群头一人。

五群,设群长一人。

洪武三十年,设置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行太仆寺,固定牧马草场。

丞乐初年,在北京设置太仆寺,掌管顺天、山东、河南。

过去设置的成为南太仆寺,掌管应天等六府二州。

四年,在陕西、甘肃设置苑马寺,统管六个牧监,每个牧监统管四个苑囿。

又设置北京、辽东二个苑马寺,所统管的比照陕西、甘肃施行。

十二年,传令北畿百姓按丁口养马,选用免去官职闲住的人教他们畜牧。

民户十五丁以下养马一匹,十六丁以上养马二匹,因罪编户发配的七户养马一匹,得以免罪。

不久按照寺卿杨砥的进言,北方人户五丁养一匹马,免去他们一半的田租,蓟州以束到南海等卫所,戍守军士除外,每一个军士饲养种马一匹。

又规定南方养马的条例:凤、庐、扬、滁、和五丁养一匹马,应天、太、镇十丁养一匹马。

淮、徐开始养马,也以人丁为标准。

十八年,撤销北京苑马寺,全部由百姓饲养。

苏熙元年,传令百姓养马二年征收一匹马驹,免去一半的草粮。

从此以后,马匹日渐增多,逐渐扩散到邻省。

济南、兖州、束昌百姓养马,从宣德四年开始。

彰德、卫辉、开封百姓养马,从正统十一年开始。

后来也先进犯,朝廷选取马匹二万,寄养在京城附近,充作团营骑兵操练,而把过去的种马全部交付永平等府。

景泰三年,命令公马十八岁、母马二十岁以上,免去征收马驹。

成化二年,因南方不产马,改为征收银两。

成化四年,开始建立太仆寺常盈库,储存购买备用马匹的钱财。

当时,百姓逐渐苦于养马。

成化六年,吏部侍郎叶盛进言:“过去每年征收一匹马驹,而百姓不被困扰,是因为放牧的土地广阔,百姓得以为生计。

自从富豪之家庄田逐渐增多以来,养马的土地逐渐不足。

洪熙初年,改为两年征收一匹骂驹,成化初年,改为三年征收一匹马驹。

征收的马匹越削减,百姓越贫困。

然而马终究不可少,于是恢复两年征收一匹马驹的制度,百姓更加困苦。

奏请敕令边境要塞重镇因地制宜,凡是可以买马供足边境、军民互得利益的,斟酌情势自行处置。”当时马文升巡抚陕西,又极力论述边境军士赔偿马匹的沉重负担,请求命令屯田军士田多人少而不饲养马的,每年交纳白银一钱,来辅助赔偿。

虽然都许可执行,但百姓的困苦不能缓解。

接替马文升治理陕西的萧祯,奏请裁减行太仆寺。

兵部回复说:“洪熙、永乐时,设置行太仆寺及苑马寺,凡用茶叶交换的马匹、番人进贡的马匹,都收归寺、苑放牧,通常有数万匹,足够供给边境使用。

正统以后,北方敌人屡次闯入掠夺,马匹逐日减少。

进言之人每每请求裁减革除,这是吝惜小的花费而忘记了国家大计。”于是敕令训谕萧祯,只管特别注意督察。

而北畿从永乐以来,马匹逐日增多,于是责令百姓饲养,年纪达到十五岁的就养马。

太仆少卿彭礼认为人口有限,而征收马驹没有穷尽,奏请规定种马的数额。

恰逢马文升任兵部尚书,上奏实行他的请求,于是规定两京太仆种马,公马二万五千匹,母马是公马的四倍,二年上交马驹,写定著录焉法令。

当时是弘治六年。

弘治十五年冬天,尚书刘大夏推荐南京太常卿杨一清为副都御史,监督管理陕西养马政务。

杨一清上奏说:“我朝认为陕右适宜放牧.,设置牧监苑囿,跨越二千余里。

后来都撤销了,只留下长乐、灵武二处牧监。

如今牧场只有数百里,然而用来供应西部边境还没有显出不充足,只是苦于监督放牧的人不称职,放牧饲养没有方法罢了。

两监六苑,开城、安定水泉便利,应当为上苑,放牧一万匹马;广宁、万安为中苑;黑水草场狭窄,清平草地狭小土地贫瘠,为下苑。

万安可放牧五千匹,广宁四千匹,清平二干匹,黑水一千五百匹。

六苑除每年供给军队外,可固定放牧马匹三万二千五百匹,足以供应三边使用。

然而想要大量繁衍,一定要多畜养种马,应该增足一万匹,每两年产一匹马胸,五年可以补足以前的数目。

请支付太仆寺买马的费用白银四万二千雨,到平、庆、临、巩购买种马七千匹。

另外养马的恩队军不够,请求登记流亡百姓以及判处遣送回籍的人,姑且比照充军戍边的罪人的规定,凡是发配边境卫所充军的,改为到各苑牧马,增加为三千人。

又请求测量地势,修城通商,种植榆树柳树,春夏放牧,秋冬回马厩,马匹既得到安定,敌人来犯也可以收聚保护。”孝宗正重视边防,刘大夏执掌兵部,杨一清所奏立即得以实行,升任总制仍监督养马政务。

各牧监草场,原来额定十三万三千七百余顷,存下来的已不到一半。

杨一清查核牧场,得到荒地十二万八千余顷,又开辟武安苑草地二千九百余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