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十三(6/7)

章以下文武官属一千八百六十余人,将士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匹、骆驼等牲畜数以万计。扩廓仅携妻子、儿女数人逃往和林。胡德济被押至京城后,太祖释放了他,却又写信告诉徐达:“将军仿效卫青不斩苏建之事,难道你没看见穰苴是怎么对待庄贾的吗?将军杀了他,也便罢了。今天到朝廷商议此事,我且念他在信州、诸暨所立之功,不忍将他处死。从今以后,将军对这类事情不要再妄加姑息了。”

徐达打败扩廓之后,立即率军从徽州南一百八渡到略阳,攻克沔州,进入连云栈,进攻兴元,将其攻克。而副将军李文忠也攻克应昌,俘获元帝嫡孙妃嫔、公主及将相。捷报先后传到朝廷,太祖下诏令劲旅返回京城,并亲自在龙江迎接、慰劳。然后下诏大封功臣,授徐达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改封为魏国公,年禄五千石,给予世袭凭证。第二年,徐达率盛熙等赴北平操练兵马,修筑城池,将山后军民迁移到各卫府,设置二百五十四屯,垦田一千三百余顷。该年冬天,徐达应召返回京城。

五年(1372),太祖又大举发兵征讨扩廓,徐达作为征虏大将军从中路出发,左副将军李文忠从东路出发,征西将军冯胜从西路出发,各率五万骑兵出塞。徐达派都督蓝玉在土剌河击败扩廓。扩廓与贺宗哲合兵力拒,徐达战而不利,死者数万人。太祖因为徐达功劳大,所以对此未予追究。当时李文忠军也作战失利,引兵返回。唯独冯胜到西凉,获得全胜,却因隐藏骆驼、马匹而获罪,太祖对他未予奖赏,这些事情全部载入了《李文忠传》、《冯胜传》。第二年,徐达又率领诸将前往边疆,破敌于答剌海,然后还军北平,驻留三年才返回。十四年(1381),又率汤和等征讨乃儿不花。不久,又返回镇守北平。

徐达每年春天率军出征,晚冬又应召返回,习以为常。回京之后,总是把大将印章上交皇帝,皇帝赐他休假,设宴畅饮,与徐达以布衣兄弟相称,而徐达却对皇帝更加恭敬谨慎。皇帝曾从容对徐达说“:徐兄功劳很大,至今却还没有一个安宁的住处,我可以将旧邸送给你。”旧邸是太祖做吴王时居住的宫邸。徐达坚决推辞。有一天,皇帝与徐达一起到旧邸去,硬让徐达喝酒喝醉,然后让人给他蒙上被子,抬到正室睡觉。徐达醒后,大吃一惊,慌忙跑下台阶,俯伏在地高喊死罪。朱元璋从旁窥视,看到他这么害怕,非常高兴。于是命令有关官员在旧邸前为徐达建造府宅,并在宅前立坊题上“大功”二字。胡惟庸当丞相时,想结交徐达,徐达很轻视此人,不予理睬,胡惟庸便贿赂徐达的看门人福寿,让他对徐达图谋不轨,福寿揭发了他,徐达也不予追究,只是时时向皇帝进言说胡惟庸不能胜任丞相之职。后来胡惟庸果然失败,朱元璋为此更加重视徐达。十七年(1384),太阴侵犯上将,朱元璋心中憎恶。徐达在北平患了背疽,稍好一点时,皇帝派徐达的长子徐辉祖携带他的亲笔信前往慰问,不久应召返回。第二年二月,徐达病重死去,终年五十四岁。皇帝为此停止临朝听政,发丧时悲恸不已。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其子孙三世都为王爵。赐葬于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徐达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都位列第一。

徐达言简虑精,在军中,令不二出,在诸将面前总是保持令人遵从的严肃样子,而在皇帝面前却恭敬谨慎,好像不会说话似的。徐达善于安抚部下,能与他们同甘共苦,士兵对他无不感恩,以死相报,所以,徐达军能所向披靡。徐达对部队要求非常严格,所平元都二个,省会三个,郡邑数以百计,各地街巷井然有序,百姓从不为军旅所苦。率军归朝之日,徐达总是陋车简舍,礼邀儒生,终日高谈,气氛和谐。皇帝曾称赞他说:“受命而出,成功而归,不骄傲,不自夸,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行为正派无疵,品德高尚可与日月相比,这只有大将军徐达一人堪当于此。”

徐达有四子:辉祖、添福、膺绪、增寿。长女为文皇帝皇后,次女为代王妃,三女为安王妃。

常遇春,字伯仁,怀远人。相貌奇伟,勇力绝人,长臂善射。开始跟随刘聚为盗贼,后来发觉刘聚终将无所作为,便在和阳归附朱元璋。朱元璋还未到和阳时,常遇春因困倦躺卧田间,梦见有一神人披甲拥盾在叫他“:起来,起来,主君到了。”常遇春从梦中惊醒,而朱元璋正好经过,常遇春当即迎拜,当时是至正十五年(1355)四月。由于尚无寸功,常遇春自请为前锋。朱元璋说道“:你只不过是因为饥饿来寻找食物,我怎么能将你留下呢?”常遇春仍坚决请求。朱元璋便说道“:等到渡江之后,你再来为我效力也不迟呀?”等到朱元璋军队进逼牛渚矶,元兵列阵矶上,朱元璋军船离岸三丈多,没人能登上岸。常遇春飞舟而至,朱元璋命他向前冲击,常遇春领命,挥戈直冲向前。敌兵抓住他的戈,常遇春乘势一跃,跳上石矶,大声喊叫冲入敌阵,元军望风而逃。诸将乘胜上岸攻击,于是攻克采石,攻取太平。常遇春被授以总管府先锋,晋升为总管都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