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十三(5/7)

扎娄门,华云龙驻扎胥门,汤和驻扎阊门,王弼驻扎盘门,张温驻扎西门,康茂才驻扎北门,耿炳文驻扎城东北,仇成军驻扎城西南,何文辉驻扎城西北,筑成长墙围困城中之敌。架木塔与城中佛塔同高,另外筑台三层,俯视城中,装置弩弓、火筒。台上又装置大炮,大炮所击之处都被炸成粉碎,城中为此大震。徐达派人向朱元璋请示,朱元璋下诏慰劳他说:“将军谋勇绝伦,故能遏制各地兵乱,削弱群雄。今日你事必禀明受命,这表明了将军的忠诚,对此我非常赞许。不过将领在外带兵打仗,君主不加干涉。军中缓急,将军可根据情况,选择有利时机采取行动,我不宜控制。”不久,徐达攻取平江,捉拿张士诚,押送应天,俘获强兵二十五万。在平江城即将被攻克时,徐达与常遇春相约说:“军队入城,我军扎营城左,你军扎营城右。”又命令将士道:“抢劫百姓财物者死,毁坏百姓房屋者死,擅自离营二十里者死。”入城之后,吴人安然如故。还师之后,徐达被封为信国公。

不久徐达又拜为征虏大将军,以常遇春为副将军,率步骑二十五万,北取中原,朱元璋亲自在龙江为这次征讨举行祭神仪式。当时能称作名将的人,首推徐达、常遇春。两人才勇相当,都为朱元璋所倚重。常遇春剽悍、急躁,作战勇敢,而徐达擅长谋略。常遇春攻下城邑后不能做到毫无杀戮,而徐达所到之处,从不骚扰百姓,如果俘获壮士与间谍,便与他们以恩义结交,使他们为己所用。因为这样,许多人都乐意归附大将军。因此,朱元璋传谕诸将:指挥军队必须持重有纪律;而带兵作战,攻城略地,为将之道,徐达堪为楷模。又告诉徐达,进取方略,应当从山东开始。徐达率军而行,攻克沂州,招降守将王宣。进一步攻克峄州,王宣重新反叛,徐达便将他击杀。攻下莒、密、海诸州,然后派韩政分兵扼守黄河。张兴祖攻取东平、济宁,而自己率大军攻取益都,攻下淮、胶等州县。济南投降,徐达分兵攻取登、莱,齐地全部平定。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即皇帝位,以徐达为右丞相,册立皇太子,以徐达兼太子少傅。副将军常遇春攻克东昌,会师济南,击斩乐安反叛者。然后徐达还军济宁,引水师溯黄河而上,直趋汴梁,守将李克彝逃走,左君弼、竹贞等投降。于是从虎牢关进入洛阳,与元将脱因帖木儿大战于洛水之北,元将兵败逃走。梁王阿鲁温以河南投降,徐达率军平定嵩、陕、陈、汝等州,然后直捣潼关。李思齐逃往凤翔,张思道逃往鹿阝城,徐达率军入关,西到华州。

捷报传来后,太祖巡幸汴梁,召徐达到其住所,摆酒设宴慰劳,并与他商议北伐之事。徐达说:“我大军平定齐鲁,扫平河洛,王保保徘徊观望;潼关已克,李思齐之辈狼狈西逃。元朝声援已绝,现在我们乘势直捣元都,便可以不战而取。”太祖听后赞道“:你说得对。”徐达进一步说“:元都攻克后,如果其主向北逃走,我军要不要继续追击呢?”太祖说:“元朝国运已衰,即将自行灭亡,不必烦劳军队去追击了。你们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止他们侵袭便可以了。”徐达顿首领命。于是与副将军常遇春会师河阴,派遣副将分道巡行河北之地,连下卫辉、彰德、广平。军队临时驻扎临清,派傅友德开辟陆路使步骑通过,派顾时疏通河道使水师通行,然后引兵向北。常遇春已克德州,与徐达合兵攻取长芦,扼直沽,搭浮桥让军队过河。水陆并进,在河西务大败元军,进一步攻克通州。元顺帝携后妃、太子向北逃走。一天后,徐达陈兵齐化门,填濠登城。监国淮王帖木儿不花、左丞相庆童、平章迭儿必失、朴赛因不花、右丞张康伯、御史中丞满川等拒不投降,徐达便将他们斩首,除此之外,没杀一人。然后命人封闭府库,登记书籍、宝物,并命指挥张胜带领一千士兵看守宫殿门,让宦官看护那些宫人、嫔妃、公主,严禁士兵侵扰欺凌她们。城中官民安居乐业,店铺照常营业。

捷报传来,太祖下诏以元都为北平府,设置六卫,命孙兴祖等留守,而命徐达与常遇春进取山西。常遇春先下保定、中山、真定,冯胜、汤和攻下怀庆,越过太行,攻取泽、潞,徐达率大军随后跟进。当时扩廓帖木儿正引兵出雁门,将由居庸进攻北平。徐达知道后,与诸将商议道“:扩廓率军远行,太原必定空虚。北平有孙都督在,足以御敌。现在我们乘敌不备,直捣太原,使其进不能战,退无所守,这就是攻击敌人的要害和虚弱之处。如果扩廓西还自救,我们就能将他擒获。”诸将听后都说“:说得对啊。”于是,徐达引兵直趋太原,扩廓到保安,果然返回援救。徐达挑选精兵夜袭其营,扩廓率十八名骑兵逃跑。徐达尽降其部众,攻克太原。又乘势收取大同,分兵巡行还未攻下的州县,山西全部平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