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征西将军汤和以舟师取蜀。越二年,出为都指挥使,镇守西安,讨平庆阳叛寇。十二年复佥大都督府事。西番叛,与都督王弼征之,降乞失迦,平其部落。复讨平延安伯颜帖木儿,擒洮州番酋。论功,封靖宁侯,岁禄二千石,世指挥使。镇辽东,修海、盖、复三城。在镇六年,边备修举,外寇不敢犯。发高丽赂遗,帝屡赐敕,与唐胜宗同褒。
二十年,命同普定侯陈桓总制诸军于云南定边、姚安,立营、屯田,经理毕节卫。明年,东川、龙海诸蛮叛,升以参将从沐英讨平之。已而湖广安福所千户夏德忠诱九溪洞蛮为寇,升同胡海等讨之。潜兵出贼后,掩击,擒德忠。立永定、九溪二卫,因留屯襄阳。赣州山贼复结湖广峒蛮为寇。升为副将军,同胡海等讨平之,俘获万七千人。升凡三平叛蛮。再出练兵甘肃、河南。二十五年八月,坐交通胡惟庸事觉,诛死。凉国公蓝玉,升姻也,玉败,复连及升,以故名隶两党云。
赞曰:诸将当草昧之际,上观天命,委心明主,战胜攻取,克建殊勋,皆一时之智勇也。及海内宁谧,乃名隶党籍,或追论,或身坐,鲜有能自全者。圭裳之锡固足酬功,而砺带之盟不克再世,亦可慨矣夫。
部分译文
顾时,字时举,濠州人。风流倜傥,有胆略。跟从太祖渡江,积功从百夫长晋升为元帅。攻取安庆、南昌、庐州、泰州,晋升为天策卫指挥同知。李济占据濠州,顾时跟从平章韩政讨伐,使之投降。进攻张士诚升山水寨,率小船绕过敌船,敌人在船上俯视讥笑。顾时乘敌人懈怠,率壮士数人,大呼跃入敌船中。敌人大乱,其余的船只争相前进。五太子前来援助,又被薛显打败,五太子等人投降。于是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吴地,攻取山东。
洪武元年(1368),被任命为大都督府副使并兼同知率府事。跟从大将军徐达平定黄河南北,使舟师得以从临清到通州通行无阻。攻下元都,和诸将分守古北各个隘口。跟从大军攻取平阳,攻克崞州,俘虏王信等四十六逃将。攻取兰州,围攻庆阳。张良臣在城下炫耀兵力,顾时将其击败,俘虏敌得力将领九人。于是张良臣不敢再出来挑战。又平定了庆阳。徐达班师回京,命令顾时带骑兵经略静宁州,赶跑了贺宗哲。西边得以全部平定。三年,晋升为大都督同知,赐封济宁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凭证。
四年,担任左副将军,协助傅友德率河南、陕西的步、骑兵讨伐蜀地。顾时从兴元进克阶、文,在汉州打败了蜀兵,于是攻克成都。第二年协助李文忠北征,分兵进入沙漠。迷失了方向,粮已尽,又遇敌人,士兵疲乏而不能作战。顾时率麾下数百人,跃马出击。敌人退去,顾时缴获其辎重、粮食、牲畜而归,军威大振。六年跟从徐达镇守北平。过了一年,被召回。八年再次镇守北平。十二年顾时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安葬于钟山。追封为滕国公,谥号襄靖,牌位附祭功臣庙。
顾时能以少胜多,沉鸷不伐,深得皇上器重。他的儿子顾敬,金吾卫镇抚。十五年(1382)继承侯位,担任左副将军,平定龙泉山寇有功。二十三年追查胡惟庸党,榜列群臣,顾时名列榜首,顾敬受牵连而被杀,爵位被剥夺。
吴祯,江国襄烈公吴良的弟弟。最初名叫国宝,赐名为祯。与吴良一起从大军攻克滁州、和州,渡江攻克采石,又随大军定集庆,下镇江、广德、常州、宣城、江阴,都立有战功。又跟从常遇春自铜陵攻取池州,用水师摧毁池州的北门,进入城中。敌舰百余艘驶来,皆被打败,于是攻克池州,积功由帐前都先锋晋升为天兴翼副元帅。带领千人协助吴良镇守江阴,多次打败张士诚的军队,攻破张士诚的水寨,活捉其猛将朱定。被授予英武卫亲军指挥使。于浮子门大破吴兵。跟从大将军徐达率马步舟师夺取湖州,指挥奇兵出旧馆,大胜。平定湖州,并带兵戍守。从大军围攻平江,攻破葑、胥二门,晋升为佥大都督府事,安抚平江。不久,又随征南将军汤和讨伐方国珍,乘涨潮进入曹娥江,毁坝通道,出其意外地抵达了敌营。方国珍逃入海上,追至盘屿,会战,从申时战至戌时,打败了方国珍,全部缴获了其战舰、辎重,俘其士兵,方国珍投降。再次从海道进攻福州,包围了其西、南、水部三门,一举攻克。
洪武元年(1368),出兵攻占延平,活捉了陈友定。福建沿海得以全部平定。回到昌国,正遇海盗在兰秀山抢劫,于是剿平这股海盗。兼任率府副使,不久担任吴王左相兼佥大都督府事。二年,大将军平定陕西回来,吴祯与副将军冯胜驻守庆阳。三年,讨平沂州答山贼。任命为靖海将军,在海上练兵。这年冬天,封为靖海侯,食禄为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与秦、晋二王教导金朝兴、汪兴祖,并专门辅佐二王,解除了都督府事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