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升山水寨,下湖州,围攻平江,都立有战功。平定吴地后,晋升为浙江行省右丞。跟从大将军讨伐中原,攻克山东,攻取汴、洛,占领陕州,下潼关。凯旋回师,巡视河北,抵达卫辉。元平章龙二弃城逃跑到彰德,派兵追击。龙二再次逃跑,于是攻占了彰德城,并派兵镇守。平定了北平尚未攻下的州郡。跟从大军平定晋、冀,又跟随大军平定陕西,另派部队攻克。。州,俘虏了元参政毛贵等三十人。跟从大军在定西打败扩廓。回到秦州,攻破略阳,进入沔州,占领兴元。
洪武三年(1370),论功行赏被封为汝南侯,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四年,讨伐蜀地。五年,征讨甘肃。受命巡视山、陕、辽东城池。十四年,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诸洞的首领作乱,命令梅思祖为征南副将军,与江夏侯周德兴率兵讨伐平定了诸洞。十五年,再与傅友德平定云南,设置贵州都司,任命梅思祖担任都指挥使。不久担任云南布政司事,与平章潘元明共同守卫云南。
梅思祖善于安抚,使远方的百姓能安居乐业。就在这一年,梅思祖去世,赐葬于钟山之北。
梅思祖的儿子梅义,辽东都指挥使。二十三年,追究为胡惟庸同党,全家被杀。思祖的从子梅殷,为驸马都尉,另有传。
金朝兴,巢人。淮西战乱,他聚众结寨自保。俞通海等人已归附太祖,金朝兴也率部前来归附。从太祖渡江,征伐各地,立下战功。攻克常州,担任都先锋。收复宜兴,担任左翼副元帅。平定武昌,晋升为龙骧卫指挥同知。平定吴地,改任镇武卫指挥使。攻克大同,改任大同卫指挥使。占领东胜州,俘虏元平章刘麟等十八人。
洪武三年(1370),论功行赏封为都督佥事,兼任秦王左相。没多久,解除都督府事,专门辅佐秦王。四年,跟从大军讨伐蜀地。七年,统率军队打到黑城,俘虏元太尉卢伯颜、平章帖儿不花和省院等官二十五人。跟从李文忠统领东道兵,攻取和林,详情记载在《李文忠传》里。
金朝兴沉着勇敢,足智多谋,所到之处常常以少胜多,虽没担任大帅,但功劳高出诸将士。十一年,跟从沐英西征,收复纳邻七站地。第二年论功赐封为宣德侯,食禄二千石,世袭指挥使。十五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在临安驻军,元右丞兀卜台、元帅完者都、土酋杨政等人都投降了。金朝兴安抚有方,军民都十分高兴。进入会川后,不幸逝世,追封为沂国公,谥号武毅。十七年,论平定云南功劳,变更赐世侯券,增加食禄五百石。
唐胜宗,濠州人。太祖起兵时,唐胜宗才十八岁,前来归附。从太祖渡江,积功被赐封为中翼元帅。跟从徐达攻克常州,进而围攻宁国,扼守险关力战,打败了敌人的援兵,于是攻下宁国城。从征婺州,力攻而克。从征池州,力战打败陈友谅的部队,提升为龙骧卫指挥佥事。从征陈友谅,抵达安庆,敌人固守。唐胜宗以陆军迷惑敌人,出其不意捣毁敌人水寨。从大军下南昌,平定江西诸郡。援助安丰,攻打庐州,激战鄱阳,攻击泾江口,都立下战功,晋升为骠骑卫指挥同知。从定武昌,巡行长沙、沅陵、澧阳。跟从徐达攻取江陵,回师平定淮东,用挖洞穴的方法攻克了安丰,追获元将忻都,担任安丰卫指挥使。跟从大将军徐达讨伐中原,攻克汴梁、归德、许州,并留守。跟从大军攻克延安,晋升为都督府同知。
洪武三年(1370)冬,封为延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因擅驰驿骑,被削去爵位,降职为指挥。捕俘了代县谋反之人。一段时间后,恢复了爵位。十四年,浙东山寇叶丁香等人作乱,受命统兵讨伐,擒拿了贼首和同党三千多人。分兵平定安福贼,抵达临安,降服了元右丞兀卜台等人。十五年巡视陕西,督促屯田,精简军队。第二年镇守辽东,奉敕令不与高丽往来。高丽使者来,观其狡诈,赶紧上表报呈,受到皇上称赞,将他比为魏国拒绝乌桓的贿赂的田豫,一时称为名臣。在镇七年,威信大增。被召回后,率兵讨平了贵州蛮,在黄平练兵。二十三年,因是胡惟庸同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陆仲亨,濠州人。归附太祖,从征滁州,攻取大柳树诸寨。攻克和阳,击败元兵,赶跑青山群盗。从太祖渡江,攻取太平,平定集庆,跟从徐达攻下诸郡县,授予左翼统军元帅。从征陈友谅,功劳较大,晋升为骠骑卫指挥使。跟从常遇春讨伐赣州,降服熊天瑞,担任赣州卫指挥使,节制岭南北新归附的诸郡。调兵攻克梅州、会昌、湘乡,全部平定了诸山寨。洪武元年(1368),率卫军与廖永忠等人征讨广东,平定诸郡县,在广州和廖永忠会师,降服元将卢左丞,平定广东。改任美东卫指挥使,担任江西省平章。代替邓愈镇守襄阳,改任同知都督府事。
三年冬,封为吉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凭证。和唐胜宗同因犯事降为指挥使,在雁门捕抓寇贼,此后又与唐胜宗一同恢复爵位。十二年,与周德兴、黄彬等人跟从汤和在临清练兵。没多久,逮捕军中三人押送京城,不久又释放了他们。移镇成都,平定巨津州叛蛮。乌撒诸蛮再次叛乱,跟从傅友德前往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