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其帅宋兴祖,再次将其击败。张士诚元气大伤,不敢再窥视长兴。随征淮安、湖州、平江,都立有战功,晋升为指挥使。汤和讨伐方国珍,费聚率领舟师从海道袭击。浙东平定了,费聚又从海道攻取福州,攻破延平。回到昌南,在兰秀山围剿叶、陈二姓海寇,至此,费聚开始独立作战了。
洪武二年(1369),会同大军攻取西安,改任西安卫指挥使,晋升为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三年,封为平凉侯,年食禄一千五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当时诸将在边疆屯田招兵,每年都上缴常规的赋税。费聚沉溺酒色,无所事事。又因招降无功,被召回,受到痛责。第二年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大战白石江,活捉了达里麻。云南平定后,进而攻取大理。没多久,诸蛮又叛乱,命安陆侯吴复担任总兵,费聚协从,授以计策,分头攻击关索岭和阿咱等寨,全部被攻下,蛮地最终得以平定。设置贵州都指挥使司,任命费聚担任司事。十八年,受命担任总兵官,率领指挥丁忠等人征讨广南,活捉了火立达,俘虏其部下上万人。回守云南。二十三年被召回。李善长事败,供词中牵连到费聚。太祖说“:费聚以前出使姑苏不称旨,我曾谴责他,于是他想造反了!”最终费聚坐胡惟庸党而被杀,削去了爵位。
陆聚,不知是哪里人,元枢密院同知。脱脱在徐州打败芝麻李,彭大等人逃奔濠州。陆聚招抚流亡,修缮城堡保卫境内,敌人不敢来犯。徐达治理江、淮,陆聚以徐、宿二州来降。太祖曾经诏谕“:二州是我的桑梓之地,不忍心派兵攻打。”听到归附的消息,太祖十分高兴,任命陆聚为江南行省参政,仍镇守徐州,派兵平定沛、鱼台、邳、萧、宿迁、睢宁等地。扩廓派李左丞进犯徐州,在陵子村驻兵。陆聚派指挥傅友德前去迎战,俘虏许多敌军,活捉了李左丞。又在宿州打败了元兵,活捉佥院邢端等人。随大军定山东,攻取汴梁。回守徐州,改任山东行省参政。随大军平定元都,进攻大同、保定、真定,攻克车子山和凤山、城山、铁山诸寨,分兵镇守井陉故关,在陕西会师,攻克承天寨。陆聚的部队由淮北精锐士兵组成,燕、赵的精骑无与伦比。北征,沂、邳山民乘机作乱,召回陆聚,讨伐平定了他们。
洪武三年封为河南侯,年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八年,和卫国公邓愈在陕西屯田,设置卫戍守。十二年,和信国公汤和在临清练兵。不久负责福建的军务。被召回,赐住宅于凤阳。二十三年,因胡惟庸党案牵连,被杀,削去爵位。
郑遇春,濠州人。和兄长郑遇霖都以勇敢闻名。郑遇霖和里人有矛盾,想杀了他们,郑遇春极力调解并化解了矛盾。众人都害怕郑遇霖,而认为郑遇春十分贤良。太祖攻下滁州,郑遇霖担任先锋,攻取铁佛冈、三汊河、大柳等寨,郑遇春累计功劳被任命为总管。攻打芜湖,郑遇霖战死,郑遇春统率了他的部队。当时诸将的部队不过千人,而郑遇春则兼任两支部队的首领,他的部下又十分骁勇,多次勇战,功绩卓著,授予左翼元帅。从大军平定陈友谅,身先士卒,从不自夸其功。太祖认为他十分奇特。攻取六安,担任六安卫指挥佥事。跟从大将军平定山东、黄河南北,攻克朔州,改任朔州卫指挥副使。
洪武三年(1370),晋升为同知大都督府事,封为荥阳侯,年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第二年受命驻守临濠,开行大都督府,因受到牵累而被削去爵位。不久得以恢复,再次镇守朔州。跟从傅友德平定云南,率杨文等人经略城池屯堡。回到京城,统率金吾诸卫,兴造海船一百八十艘,运饷辽东,登记陕西岷州诸卫的官马。二十三年(1390),受胡惟庸党案牵连,被杀,削去爵位。
黄彬,江夏人。跟从欧普祥攻陷袁、吉属县,徐寿辉任用欧普祥镇守袁州。到了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僭称伪号时,黄彬对欧普祥说:“您和陈友谅一样高,为什么矮他一等?陈友谅骄横恣意,不是江东的对手。保卫境内,等候东面军队的到来,这样才不失富贵。”欧普祥于是派使者前来归附。陈友谅派其弟陈友仁进攻。黄彬和欧普祥打败了来犯之敌,俘虏了陈友仁。陈友谅害怕了,相约分界互不侵犯,于是黄彬释放了陈友仁。当时江、楚诸郡都被陈友谅占据,袁处在其要害处,所以,潭、岳、赣的部队不敢出击,陈友谅的势力深感窘迫。太祖兵临城下,陈友谅丢弃了江州,这是黄彬的功劳。
太祖到了龙兴,命令欧普祥仍镇守袁州,而任命黄彬为江西行省参政。没多久,欧普祥死了,黄彬统领了他的军队。欧普祥十分残暴,而黄彬则完全相反,老百姓深感十分安宁。跟从常遇春征讨赣州。饶鼎臣占据吉安,熊天瑞声援。常遇春的部队来到,饶鼎臣逃至安福,黄彬带兵跟踪追击。饶鼎臣逃到茶陵,熊天瑞投降。永新守将周安反叛,黄彬跟从汤和平定叛乱,饶鼎臣也被杀。移镇袁州,招集诸山寨,江西全部得以平定。晋升为江淮行省中书左丞。
洪武三年(1370),封为宜春侯,岁食禄九百石,给予世袭的凭证。四年,赣州上犹山寇叛乱,黄彬征讨平定。古州等洞蛮叛,任命邓愈为征南将军,分三路出兵,黄彬和营阳侯杨瞡出师澧州。回师后,赐房屋于中都。第二年,跟从徐达镇守北平,在沂州、临清练兵。二十三年,因胡惟庸党案牵连,被杀,削去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