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六十五(9/10)

议。

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

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

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趟荣偕同前往。

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

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焉通政使。

天顺年问,历任兵部左右侍郎。

成化元年,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袭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

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进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

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

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丙的边疆守备。

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束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与宁夏花骂池相接,萦绕二干多里。

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

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

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

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

其北面瞭望敌情的堡垒,全都空旷迁远,这些都不是防守边疆的长远之计。

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

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

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他治理宁夏时,就说:“中路灵州以南,本来没有瞭望台和烽火台。

东西两路,堡垒相隔很逮,音信不通,致使敌人每次都能深入。

也请像延绥那样建置墩台,共计建墩台五十八个。”他治理甘肃时,就说:“永昌、西宁、镇番、庄狼都有险要之地可以防守。

惟独凉州四面平旷,敌人最容易进入()又有方便的水草,就常年留下来。

从速处调遣援军,士兵疲惫,锐气挫折,怎能救急。

请在甘州五卫之内,各分一个干卢所,设置凉州中卫,给予印章()这百所的士兵,则在五卫内余留的壮丁中挑选补充。

一边耕种一边训练,这样战斗防守都有资本,兵威自然振作起来。”又说:“洪武年间建立束胜卫,它的西路直达宁夏,都设置有烽火瞭望台。

自永乐初年,北部的寇贼逃远,于是将军队移至延绥,放弃黄河不守卫。

如果确实能使兵强粮足,仍然遵守祖先的制度,据守黄河,这也是万全之计。

现在河套还未安定,岂能仓促恢复,然而也应因时间有所变化。

延绥的将校比其它镇少,不足以调遣,请增加设置参将两人,统率军队九千人,使其驻扎在重要的地方,互相支持,实在是今日的紧急事情。”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

王复在边疆的连置,大多符合时宜。

到返回朝廷时,谏官说带兵不是王复的长处。

特地命令白圭代替他,改派王复到工部。

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

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

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

皇帝都不许可。

中官率领腾壤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

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

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

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

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十四年,加官太子少保c)圭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与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n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

皇帝不许。

遇了两个月,汪直授意谏官又弹劾王复及邹干、薛远。

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们一起辞官归乡。

很久以后,去世。

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林聪,字季聪,宁德人。

正统四年中进士。

授予吏科给事中。

景泰元年,进升为都给事中。

当时正多变故,林聪慷慨激昂地议论政事,没有忌讳。

中官金英的家人犯了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了他家人的罪,没有治金英的罪。

林聪率领同事弹劾陈镒、王文畏惧权势纵容邪恶,并涉及到御史宋躁、谢琚,都被投入监狱。

不久又恢复了职务。

林聪又弹劾宋琛、谢琚不能胜任纠正风教纲纪之职,两人最终被调到京外。

中官单增管理京营受到宠信,朝廷官员稍有冒犯他的就遭到侮辱。

家中的仆人白天杀人,抢夺民产,侵占商税。

林聪揭发了他的罪恶,将其投入钦犯监狱,后获得宽恕。

单增从此不敢放肆。

三年春天,上疏说:“臣的职责在于纠察刑罚官司c)妖僧赵才兴的上百口逮亲,按法律不应当治罪,而逮捕带至京城。

叛贼王英,兄长不知情,家人按法律不应当逮捕,而全部发配到流放之地。

虽然最终被赦免,然而他们开始受到的伤害已不堪忍受。

湖广巡抚蔡锡因弹勃副使邢端,被邢端揭发短处,在监狱关押多年,而邢端仍担任原职。

侍郎刘理管理粮饷侵占隐瞒,不应无罪,比较沈固、周忱侵吞数以万计的钱财,谁轻谁重?刘疆被投入监狱,追收赃款,而对沈固、周忱没有问罪。

犯人徐南与儿子中书舍人徐颐,都因是王振的同党应当斩首,却判定徐南斩首,徐颐只被除名。

这些都是刑罚失平的例子。”皇帝认为他说得对。

邢端被投入监狱,刘跶得到释放,徐南也减去死刑,被除名。

柬宫改建,林聪有不同的看法,升迁为春坊司直郎。

四年春,学士商辖说林聪敢于直言,不宜安置在闲散之地,于是恢复为吏科都给事中。

进言说不服满丧期不是好制度,请求永远取消这个命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