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料一转瞬间,奸邪乘隙而起。以六经之义来文饰奸言,借《周官》之制而夺取朝廷政权。离坚白、和同异,模棱两可。于是大奸似忠,大诈似信。王莽低微时隐藏奸情,王安石拜相初期不修边幅。即使有圣哲之人,有谁能辨别他们。我担心正不胜邪,奸邪日盛。这种正邪的混淆,是第八端。
“正德的时候,大臣越来越被疏远,小人日益被亲近,致使政事乖乱,有赖陛下继承基业又亲近百官。但自从议大礼开始,凡是偶尔有失圣意的人,谴谪他们,鞭打他们,流放他们,必一网打尽而后才罢休。因此小人窥伺,巧发奇中,以投主好,来猎取功名。陛下已经采用先入为主,顺之无不合,逆之无不怒。因此大臣观望,小臣畏惧,上下乖戾,逐渐分离、孤立,而交好之风息灭。这种君臣的分离,是第九端。
“正德时期,天鸣地震,物怪人妖,每年都有,有赖陛下继统,灾异才消除。近年以来,雨雹杀死禽兽,雷风拔起树屋,妇女生两个头的小孩,无极县白天暗如黑夜,四方水灾旱灾,奏报不绝,这与正德时期有什么不同呢?而且京师的阴霾之气,上逼太阳,白昼昏暗,罕有晖彩,更加可畏。这种灾异的到达,是第十端。
“这十端,天子有其中的一端,就不可能保住四海。陛下圣明,怎么会到这种地步,不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吗?我私下发现今日作为辅佐第一人的人,只用奸佞,伴食取恩。以致上激起天变,下招致民灾,中失众望。我知道他不是天下第一流的人,但陛下还信任他,以至于鱼烂不止。希望陛下紧急除去这个人,再求才兼文武像前大学士杨一清,老成厚重像现在的大学士石王缶这样的人,一同放在左右,那么弊政可除,天下可治。
“我又听说献皇帝好贤下士,容物恕人,是天下共知的。现议礼的诸位大臣,一言不与皇上相符,就加给他悖逆的罪名,或贬谪或发配或论死或迁徙,朝廷宁可被空虚。这岂是献皇帝的意思?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虽然是天下之尊也是不应该的。陛下何不起而用之,使他们急速奔走于宗庙,以慰献皇帝的在天之灵呢?”
疏章反复共有一万四千字,最为切害,皇帝交付给所司。他所责斥的辅佐第一人是指费宏。
余珊律己清正严明,做官威严而有恩惠。因岳父之死回到家乡,士民将他当作名宦来纪念。后来副使胡东皋拜名宦谒祠,独看余珊感叹说:“这是我的老师啊。”服孝期满,他以原官职的身份莅临广东。最后任四川按察使。
颜鲸,字应雷,慈奚谷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出朝巡视仓场。当时奸人马汉倚仗定国公权势,放高利贷钱给运漕兵卒。如果不及时偿还,就没收他们的粮饷,被怨家所告。马汉持定国公的信来求情,颜鲸立即将他处死。四十一年,畿辅、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大丰收。颜鲸请求皇上让州县赃罚的银两不要运到京师,全部易换成粮食以防备救济饥年,并且发放内府新钱作为买进粮食的本钱。皇帝都批准了。之后,上奏对漕政有利的六事。
第二年出按河南。伊王典木英持杖作恶,久结宫掖廷内中官及严嵩父子,内外勾结应和,凡他所请奏的都立即批下来,他的爪牙大都是矿盗。颜鲸早就想除掉他,便与参政耿随卿合计,抓住伊王承奉官王鉴的罪证,王鉴当天就告发伊王的阴谋。这时严嵩已倒台,颜鲸于是通报徐阶,说诸位中官阻绝伊王援请,又将伊王侦事的飞骑尽数逮捕。托言防寇,檄令知府将兵分屯要害地点。于是会同巡抚胡尧臣弹劾典木英抗旨、矫敕、僭拟、淫虐等十大罪状。伊王护卫和诸亡命徒几万人,不敢发动。皇帝震怒,废伊王为庶民,禁锢在高墙之内,没收其财产,削去世封。河南河北的人鼓舞庆祝。景王被封藩国,越过边界抢夺民产作为庄田,颜鲸抓住他的爪牙进行治罪。魏国公侵占民产,假借皇上赐名的树碑为界。颜鲸翻倒树碑,让他戍边。锦衣主帅纳诸侠一点金钱,就让其署名校尉籍中,为害百姓。列侯出使王府,道路驿站骚乱。王府内官进奉,驾龙舟,所过恣横。颜鲸请校尉的缺额听从兵部补员,册封改为文臣,王府进奉派遣属吏。皇上下诏册亲王和王妃派遣列候,其他的按颜鲸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