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零二(7/10)

“三平”因病归乡,重新启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派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转任左侍郎。以右都御史身分总督漕运,兼任凤阳巡抚,晋升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年,改任北部的官职。

当时,皇帝登基诏书减免了国家一半的田租。太仓的年收入减少,不能应付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无几。马森查对搜剔,处理十多件事。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谏皇帝节俭。皇帝亲拟诏书责令他安排处置,马森上奏:“祖宗的旧制度,黄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银两,黄河、淮河以北地区供给边关八百万银两。一年的收入,足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陲战事频繁,开支逐渐繁多,一变而有外籍部队的年度给养,再变而有本地部队的年度给养。起初的费用只三百五十万两,后来渐渐增至六百三十多万两。屯田的十有七、八受亏损,盐法也十折四、五,民粮运输十有二、三被拖欠,全部用补给边关的年度费用弥补。在边关则兵卒马骑少于往昔,在太仓则输入之数不及以往,而且耗费数倍于以前。又下诏书减免赋税,所以今日宣告匮乏,比往年更甚。我以前的筹划,算及锱铢细利,不过是解救燃眉之急,但对国家大体,民众的元气,没有闲暇做进一步考虑。而当集思广益,指令朝廷中大臣各陈己见。”又奏请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的盐课事宜。诏令都依从了他的请求。皇帝曾经任命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马森坚持不赞同,而且声称,以往皇帝的诏令都由内阁下发,没有由司礼径直传递的,此事才休止。既而皇帝又下令购置珠宝,马森也极力争辩,没有听从。隆庆三年(1569),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养老送终。皇帝赏赐他乘驿车归乡的礼遇,后来几度举荐他都不出山。

马森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见夏言,他辞谢而没有前往。严嵩听说后很喜欢他,马森也没有趋附。被徐阶看重后,引荐录用。居住乡里,支持巡抚庞尚鹏施行一条鞭法,乡里的人替他修筑报功祠。万历八年(1580)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敏。

刘体乾,字子元,东安人。嘉靖二十三年,考取进士。授封行人,改派兵部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去世,他的党羽李庆替他的侄子鲍恩等八人请求升迁。皇帝已经同意,因为刘体乾的谏言只录用了三人。转为左给事中。

皇帝因财政费用不足,诏令朝廷大臣汇聚意见。大多数请求追索以往的拖欠,增加赋税数额。唯独刘休乾上奏说:“苏轼说‘丰财之道,唯有清除损耗财资的人事’。现在最大的危害有两件,即是冗吏、冗费。历代官制,汉代七千五百人,唐代一万八千人,宋代最臃肿达到三万四千人。本朝从成化五年(1469),武职已经超过八万。合计文职,大概十万多人。现在边功升授、勋贵传请、曹局添设、大臣恩荫,加上厂卫、盐局、勇士、匠户,岁增月益,不胜枚举。多一官,就多一官的费用。请皇上严格敕令诸分科办事的官署,清理革除冗员,减少的俸禄将不可估量。又听说光禄的库存金,自嘉靖元年(1522)至十五年,积累达八十万两。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应的东西天天增加,积蓄顷刻耗尽。进贡皇宫的水果蔬菜,起初没有定额,只根据太监的片纸所记,如数供给皇宫。太监将宫中没用完的东西侵吞了,并且往往转卖给市井中人。其他诸官署,侵吞盗窃更多。应当制定明确的法令,年终派科道官核算数额,以便清除冗费。两大冗耗革除,国家自然会富裕。舍弃此举,却督促还欠、增加赋税,此举是扬汤止沸啊!”因此部议请求裁减各监司局的人员匠户。皇帝依从了。

升职为通政使后,调迁刑部左侍郎。改任户部左侍郎,总理粮仓草场。隆庆初年,提升为南京户部尚书。南畿、湖广、江西的银、布、绢、米累积拖欠二百六十多万,凤阳园陵九卫官军四万人,而仓库存粮数不够一个月的开销。刘体乾再度上疏请求皇帝责令有司解决,又条列了六件事,都答复可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