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一十四(6/10)

废弃,这是贾谊最忧虑的。陛下天资英武果断,远远超过汉文帝。然而文帝能够扩展仁慈宽容的性情,节制耗费,体恤人民,使天下钱贯腐朽粟粮陈积,几乎终止刑罚。陛下却锐利精明不多久,就被妄念牵移开去,背离刚明的品质而且错误地用人。以至宣称飞升可以求得,一心修炼本性,用尽百姓的脂膏,泛兴土木,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法纪松弛。几年间局势发展,名称礼器混乱。不见两位皇太子,人们认为父子情谊浅薄。因为猜疑诽谤屠戮侮辱大臣,人们认为君臣情谊浅薄。乐于呆在在西苑享乐不归皇宫,人们认为夫妇情谊浅薄。小吏贪污官宦骄横,民不聊生,水旱灾害不断,盗贼日益猖獗。陛下试想现在的天下,是怎么样呢?

“近来,严嵩被罢免相职,严世蕃被判处极刑,一时间大快人心。然而严嵩罢相后如同严嵩没有任相职之前一样,世道不是很清明,远远赶不上汉文帝。大概天下的人对陛下有看法已经很久了。古时人君有过错,依靠大臣匡扶矫正。现在皇上仍然修斋建祭坛,争相敬香,送仙桃献天药,大臣都做表称贺赞颂。建宫殿筑居室,要竭力经营;采集香料收购珠宝,府库开支四出。陛下错误地兴起,大臣们错误地顺从,没有一个人愿意向陛下正确陈述,阿谀之风严重。然而他们内心惭愧、气馁,告退后又背地议论。这种欺骗君主的罪孽又怎样呢?

“天下是陛下的家。没有不顾念家的人,朝廷内外的大臣都为陛下的家奠基则这家坚如磐石。一心修炼本性,这是陛下的心智迷惑。过分苛求武断这是陛下的偏激。说陛下不顾念家,合乎人之常情吗?大臣们徇私损公,谋得一个官职多数因欺诈丧失,多数因不干事而丧失,实在不能合乎陛下的心意。否则,君心臣心偶然不合,就称陛下讨厌刻薄大臣,因此拒绝劝谏。抓住一两个不适当的人,就怀疑成千上百的人都这样,使陛下做出错误的举动,却坦然不见怪,大臣们的罪行大着呢。史书说:‘皇帝犹豫不决则老百姓迷惑,对下情难知晓则君王长期劳累’,这正是呀。

“陛下的失误很多,其中最大的失误是斋祭。斋祭是求长生。自古圣贤传下训诫,修身立命称‘顺应自然保全正命’,没有听到长生的说法。尧、舜、禹、汤、文、武等最圣贤的人,没有能够长命于世,退而言之,也没有见到从汉唐、宋到现在有活着的方士。陛下接受陶仲文的方术,称他为师。陶仲文却已经死了,他不能长生,唯独陛下能长生么?仙桃天药,更加怪诞荒谬。从前宋真宗在乾佑山获得天书,孙。。说‘天怎么讲话?哪里来书’。桃子必须采摘才能得到,药必须焙制才能成,现在无缘无故得到这两件东西,是它们有脚可行吗?称‘天赐’有手执掌来交付吗?这是左右奸诈的人,制造荒诞的事来欺骗陛下,陛下错误地相信了,认为是真的,是过失啊。

“陛下又说用刑赏来督导大臣,分派人加以治理,天下没有不能治理的事,那么修炼本性就对自己没有损害吗?太甲说:‘有言论与自己心事相反,必须求证道理;有言论恭顺自己的志趣,必须求证它没有道理。’任用人必须唯唯诺诺与自己不相违抗,陛下的这种方针不好。观察严嵩,有一件不顺从陛下的事吗?过去是一条心,现在是罪魁祸首。梁材守道守官,陛下认为是叛逆,但他历任有声望的,在户部做过官的人至今首推他。然而各位大臣宁愿像严嵩一样恭顺,不取法梁材的叛逆,不是察看陛下的错误,而是暗暗地回避,陛下由此得到什么好处。

“陛下如果能确实知晓斋祭无益,一旦翻然悔悟,天天到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商讨天下的利害,清洗数十年累积的过失,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圣贤之中,使大臣们自己也洗刷数十年阿谀君王的羞耻,置身于皋、夔、伊、傅的行列,何患天下不能治理好,何患万事不被梳理顺。这只是陛下振作一下的事。放弃它不做,热衷于轻举度世,伤精劳神,在捕风捉影、茫然不知之中寻求修炼本性,我看终身劳苦,却最终一无所成。现在大臣取俸禄而喜好阿谀,小官吏害怕被治罪就闭口不语,我很愤恨。因此冒死罪,愿尽绵薄之力,唯求陛下赐恩。”

世宗接到奏章,非常恼怒,扔到地上,环视左右的人喊:“赶快抓住他,不要让他逃跑了。”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素有痴名。听说他上奏章的时候,自知触犯皇上该死,就买了一副棺材,告别妻儿,在朝廷等候治罪,童仆也都逃散,没有人留下,他不会逃离。”沉默不语,过会儿又取过奏章阅读,一天读了几遍,被它感动而叹息,将奏疏留在中宫几个月。曾说:“此人可以与比干相配,但是我不是商纣。”遇上过问患病,烦懑不乐,召见内阁大臣徐阶商议传位的事,说:“海瑞所讲的都是实话。我现在病了很久,怎么能巡视朝廷事务。”又说:“我不自我谨慎珍惜,招致这场病患。假使我能到便殿去,怎么会遭此人的骂呢?”于是逮捕海瑞投放到诏狱,追究主使人。不久把他移交刑部,判处死罪。案宗上报后,仍被留在世宗手中。户部司务何以尚揣摸皇帝没有杀海瑞的意思,上书请求释放他。世宗发怒,命令锦衣卫将他杖击百次,禁锢在诏狱,昼夜棒击审讯。过了两个月,皇帝去世,穆宗即位,两人都被释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