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章一百一十四(9/10)

常担忧贫困。不懂得全国的财富,只有这个数额,国君想富裕,天下人受贫困,天下人贫困,国君难道能单独富裕。现在百姓们很憔悴,采办却一天天增加,诛杀的范围更加广阔,将万姓百姓的怨忿归咎一人,在全国结下九重的仇恨,我暗感悲痛。使统一的国家,千年不变,即使宫中物资空虚,谁忍心让陛下独受贫困。现在禁城中,不以拥有国君而欢乐。全国的百姓,不以拥有生命而欢乐,怨言愁叹,不堪入耳。陛下听到此事,必将吃不下饭,睡不安稳觉。我年老体弱,恐怕不能再看到天下太平,拜祭天地,斋戒七天,敬献忧患安危的诚挚之心希望陛下暗地实行臣的劝谏。翻然像发自圣心的警觉、醒悟,那么人们自然心中充满喜悦,天意自然会回归。倘若不然,陛下日后虽然后悔,也来不及了呀。”

奏疏呈送上去,皇帝没有答复。吕坤就称病告退,宫中传旨准许了他的要求。因此给事中戴士衡弹劾吕坤心计深,野心大,称石星大误东征,孙钅广乱杀无辜,吕坤看到了却没有讲话,曲意附和,没有大臣的气节。给事中刘道亨称往年孙丕扬弹劾张位,张位怀疑奏疏出自吕坤的手,所以指使戴士卫弹劾吕坤。张位上奏辩解。皇帝认为吕坤已经被罢免,全然置之不理。

起初,吕坤任山西按察使,曾经撰写《闺范图说》,宫中太监购买带入禁宫。郑贵妃趁机增加十二个人,并为他们制定秩序,嘱咐她的伯父郑承恩重新刊印。戴士卫就弹劾吕坤让郑承恩敬呈书籍,与内室勾结,包藏祸心。吕坤上奏争辩。不久,有不法的人为《闺范图说》做跋,称作《忧危。。议》,大意讲:“吕坤撰写《闺范》,唯独选取汉代的明德后,皇后由贵人晋升而住在中宫,吕坤是献媚于郑贵妃。吕坤上奏陈述国家的忧患,无事不谈,唯独不谈设置皇储,意图显而易见。”它的话语狂乱,荒诞,将危害吕坤。皇帝将罪过归咎于戴士卫等人,此事才平息。

吕坤刚强正直,注重正统的学术。在家闲居的时候与后学探讨、研习。他的著作,颇有新意。起初,他在朝廷与吏部尚书孙丕扬相好,后来孙丕扬再度担任尚书,屡次推举吕坤担任左都御史没能成功,称:“我以一名八十岁的老臣的名誉保举吕坤,希望我能亲眼看到任用吕坤的效果。没有成效,我甘愿受举荐失当的惩罚,死而无憾。”此后,又推荐国家的三大贤士,沈鲤、郭正域,其中还有一位就是吕坤。孙丕扬先后举荐,上奏达二十多次,皇帝始终没采纳。福王分封到河南,赏赐的庄田达四万顷。吕坤在任,上奏说:“开国初期分封了二十四位亲王,赏赐的田亩没有上万顷的。河南已经分封了周、赵、伊、徽、郑、唐、崇、潞等八个王,如果都达四万顷,将占两河郡县一半的土地,希望皇帝加以裁减。”又向执政阁臣陈述此意。遇上朝廷大臣们也极力争辩,皇帝减少了一半的赏赐。他去世后,在天启初年,被赠封为刑部尚书。

郭正域,字美命,江夏人,万历十一年(1583)的进士。选为庶吉士,授职为编修,与修撰唐文献同时担任皇长子的老师。他们二人都经三次调官后升为庶子,没有离开过讲坛。每次讲授完毕,诸位内侍出来相互揖拜,只是他们两人从不跟别人交谈。

他出京担任南京祭酒时,学生们交钱就可以换取贡生资格,郭正域上奏罢除了此事。李成梁的孙子任都督,到魏国公徐弘基家中完婚,骑马经过文庙门,学录李维极抓住并鞭笞了他。李氏的奴仆数十人践蹋府第,徐弘基也去了。郭正域称:“现在天子尚且以常服拜祭先圣,臣子却从庙门外骑马奔驰这应该吗?况且公侯子弟上学学习礼仪,也是国子监的学生呀,学录并非鞭笞了都督。”命令他们相互道歉算了。

万历三十年(1602)他被征召为詹事,又担任东宫的教师。不久升任礼部右侍郎,负责翰林院。三十一年三月,尚书冯琦去世,郭正域回礼部主持事务。夏天,庙祭,遇上日蚀,郭正域说:“《礼》说,正祭祀时出现日蚀,牲畜还没杀,就作罢。初一应该是专门的补救时间,第二天早晨祭祀宗庙。”神宗依从了。刚出雨露陪同祭祀的人大都称病。郭正域称祭祀不虔诚,由于皇上没有亲自祭祀,皇上必须亲自参加。神宗认为该如此,却不能实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