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仪》。
晚年寂寞,更加怪癖。尚书顾王。。路过吴时,带着礼物去看他,两人促膝谈论文学,相交甚欢。忽然郡守来邀请顾王。。,王。。准备应邀去,循吉立即色变,把王。。赶走,把礼物丢还给他。第二天,王。。去赔罪,循吉闭门不接纳。
循吉八十九岁而逝。其诗文自定为《松筹堂集》。他的作品还另有十余种,差不多千卷。
祝允明,字希哲,长洲人。弘治五年乡试中举,但总是不中进士。授广东兴宁知县。他在该县捕杀盗魁三十余人,全县安宁无事。不久,调应天府通判,因病辞谢,嘉靖五年(1526)逝世。
允明生来手上多生一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生指”五岁能写一尺大的字,九岁能做诗。长大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能在筵席上秉笔疾书,文思若泉涌一般。尤工于书法,名扬海内。好酒色游乐,善创作新曲,向他求文和书法者接踵而来,而多需买通歌妓才能得到。他讨厌礼法,也不事生产,有些收入便拿去请客豪饮,直到把钱花光为止,或者分给别人,自己一钱不留。晚年更加贫困,每出去,向他追账的相随于后,而允明则更加沾沾自喜。他著有诗文集六十卷,另有杂著百余卷。
唐寅,字伯虎,又字子畏。禀性非常聪敏。与同里狂生张灵纵酒贪杯,不从事任何职业。祝允明劝他,他一年闭门不出。弘治十一年(1498)乡试第一名,主考官梁储认为其文不凡,带回朝给学士程敏政看,敏政也认为不同凡响。不久,敏政主持会试,江阴富人徐经贿赂了敏政的家童偷得试题。事情败露后,言官弹劾政敏,牵连到唐寅,下诏将他入狱,贬为吏。寅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不肯去。归家后更加放荡。宁王宸濠以重金聘他,寅看出宸濠有图谋不轨之意,借酒任性,装出一付丑像,令人恶心,宸濠不能忍受,放他回去了。他筑室于桃花坞,每日在此与客饮酒。终年五十四。
寅诗文早年才华横溢,晚年则颓废放纵,认为后人不能因此来看待他。
桑悦,字民怿,常熟人。性格尤其怪诞,也是吴中闻名的才子。每读书,过目后立即焚弃,自称:“已在吾腹中矣。”好说大话,把自己比作孟子。有人问他翰林们的文章谁好,他说:“没有人,全天下数我第一,其次是祝允明,再就是罗王己。”做学生时,去拜谒监司,说他自己是“江南才子”,监司大为吃惊,请他来校刊书籍。在刊印书籍时,预先将书中的字句脱落几处以考桑悦,悦将文义不连接的地方补正。十九岁中成化元年(1465)乡试举人。礼部会试中,悦在笔问的答卷里辞句不雅而被斥责,三试中副榜,这时二十余岁,而册籍上把二误为六,派任泰和训导。
学士丘浚看中了桑悦的文才,派使去好好待遇他,使者到后问当地官吏:“悦不出来迎接,是生病了吗?”一些地位较高的官员都忌恨桑悦,因而回答说:“没病,他自负有才学,不肯来见你罢了。”使者派人去召他,去了两次,悦怒曰“:原来我以为天下不会有没耳朵的人,今天看来还是有的,定个时间,三天后再来,如果待我轻慢就不来了。”使者怨恨在心,想把他逮捕起来,但因丘浚的缘故而没有敢这样做。三日后使者来见,悦只对他行长揖礼,使者恼怒,悦脱帽而去。使者只得赶去赔罪,这才了事。
后升长沙通判,又调柳州通判。这时父亲去世,他从此再不出来做官。在家更加放荡不羁,本乡人莫不重视他的文章,而对其行为摇头咋舌。
原先,悦在京师见高丽使臣买本朝的《两都赋》,以没有买到而感到耻辱。悦便给他做了一篇赋。住长沙时著《庸言》,自认为把天与人的关系研究清楚了。他所著的书,流行于世。
边贡,字廷实,历城人。祖父边宁为应天府诏中,父亲边节为代州知州。贡二十岁乡试中举,弘治九年(1496)为进士,授太常博士,后升为兵科给事中。孝宗崩,边贡上疏弹劾宦官张瑜、太医刘文泰、高廷和错误用药所致;又弹劾宦官苗逵、保国公朱晖、都御史史琳在西北抵御外强入侵之用兵错误。历任太常寺丞,卫辉知府,荆州知府,陕西、河南提学副使。在任河南提学副使时,母亲去世,居家服丧。嘉靖改元,起任南京太常寺少卿,升为南京刑部侍郎、南京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