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七(6/7)

多次称病辞职。至正二十年二月,拜为太保,在家养病。台臣们认为,当此国家危艰之时,正需要贤才来执政济世,太平应以太保兼为宰相。顺帝不听从。

阳翟王阿鲁辉铁木儿在北边叛乱,逼进上都,皇太子奏请派太平去留守上都,实际上是要置他于死地。太平去了。同知太常院事脱欢,原为也先忽都的部将,听说阳翟王将至,率兵去把他生擒回来,太平把他送到朝廷,北边得以安宁,但太平并不以为是他自己功劳。

不久,诏拜太傅,赐田若干顷,使他回归奉元。顺帝要任伯撒里为丞相,伯撒里推辞说:“臣老了,不能胜任丞相之职,若陛下一定命我为相,那非得太平同事不可。”于是密令伯撒里留太平于京都。这时太平已启程赴奉元,行至沙井,闻皇帝有命留他,便不再前行了。皇太子深恶太平去而复留,于至正二十三年令御史大夫普化,弹劾太平故意违背圣意,当治其罪,并下令扣压留任命令和赏赐物品,令他到陕西以西的地方去居住。因搠思监的诬告,又把他安置于土蕃,不久,朝廷遣使者去逼太平自杀。太平至东胜,赋诗一篇,自杀,年六十三岁。至元二十七年,监察御史为他伸冤,请加褒赠。

其子也先忽都,名均,字公秉,太平为宰期间,也先忽都也多为朝廷效力,但终为搠思监陷害而死,年四十四岁,有诗集十卷。

铁木儿塔识,字九龄,康国王脱脱之子。其人气度宏伟,入国子学学习,聪颖过人。文宗初年(1328),由同知都护府事升为礼部尚书,进参议中书省事,升陕西行御史台侍御史,但留京任奎章阁侍书学士,后出任大都留守,不久委任为同知枢密院事。后至元六年(1340)拜中书右丞,至正元年(1341)升中书平章政事。

伯颜罢相之后,政务多有所改进,铁木儿塔识尽心竭力地筹划。皇帝常到宣文阁向铁木儿塔识询问政事和治国方略,总是谈到深夜。至正三年,铁木儿塔识认为,祭祀天地之后,必有实惠于民,这样才顺天意,于是朝廷决定减半征收第二年百姓田赋。岭北地方寒冷,不能种庄稼,每年都是官府用盐换取富民的粮食运往北部边疆,这样人民虽多少得些利益,但官府则需要出大量食盐。铁木儿塔识则请求将输送到京师的米粟,分出一百万斛储于和林以备不时之需。日本商人百余人在海上遇风漂至高丽,高丽掠夺其货物,上表元朝,请求将日本人没为奴隶。铁木儿塔识坚持不可,他说“:天子要一视同仁,岂能乘人之险而图利,应发给他们路费,让他们回国。”过后,日本上表向元朝称谢。忽有日本僧人报告说,他们国家派人来刺探中国国事。铁木儿塔识说“:刺探在敌国之间是固有的事,今四海一家,刺探别人干什么呢?如果真有人刺探,正可让他亲眼看看中国之盛,回去报告国王,使日本向往和学习中国文化。”两浙、福建盐产量日增,而盐课更亏,江浙行省请求减少课额,铁木儿塔识奏请每年减征十三万引。

至正五年,拜御史大夫。他讲求稳重,顾大体,不以苛求、烦扰来树立自己的声威。他建议:“近年来大臣获罪,重者灭族,轻者没其妻子儿女为奴。祖宗圣训:父子有罪不相株连。请废除灭族及没妻子为奴之法。”朝廷采纳并定为成法。近畿饥民争赴京城乞食,铁木儿塔识奏请官府用罚贪赃犯的钱来卖米万石,交给近郊寺观为饥民施粥,所活者不可胜计。一年后,调任平章政事,且位列第一。皇帝巡视外省时,他留镇大都。按旧法:百姓向官仓买粮,因方式不同,价格亦不同,贪民从中谋利。铁木儿塔识请发米二十万石,遣官于市上售卖,五十文得米一升,使奸邪之人不能从中渔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