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院事、监察御史、河东廉访副使、秘书太监、侍仪使、中书右司郎中、集贤直学士、江南行台治书侍御史、礼部尚书、监群玉内司、领会同馆事尚书、经筵官等职。在任经筵官期间还兼为奎章阁学士院承制学士、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翰林院学士承旨,主持起草皇帝诏令及编修国史,提调宣文阁崇文监。其一生最主要的职务是充任经筵官,主持为皇帝讲解经史子集和圣贤格言。
顺帝即位后,欲铲除朝中权奸,改革政治, 巎巎劝顺帝多学治国之道,并为之详细耐心讲解《四书》、《五经》中有关治国安邦的道理,直到皇帝心领神会为止。尤其好讲解柳宗元的《梓人传》及张商英的《七臣论》,特别是《七臣论》,皇帝身边臣僚听了又惊恐,又嫉恨,但又不敢露于形色。顺帝爱画, 巎巎进呈郭忠恕的《比干图》,并解释说,商纣王因不听忠臣比干之言,致使国家灭亡。有天顺帝看了徽宗的画,连声称好, 巎巎进谏说“:宋徽宗多才多艺,唯独当皇帝无能,宋朝为金所灭,他自己为金所俘,都是他无能做皇帝所致。皇帝最主要的才能就是当好皇帝,其他都是次要的。”
巎巎敢于直言进谏。他常说“:国家政事宰相应该发表意见,宰相不敢讲,御史谏官应该讲,谏官们不讲,则经筵官应当讲。我身为经筵官,能够在皇帝面前讲出别人不敢讲的话,也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凡有利于治国安民意见,他都从不讳言地进谏。如每遇天变民灾,他就进言于皇帝。大臣建议撤去先朝所设的奎章阁学士院及艺文监诸机构及其官员。 巎巎认为不妥,进谏说:“平民中有千金户者,还在家设立私塾,请师教育子弟,哪有我堂堂天朝,富有四海,还不能容许设一学堂的道理。”皇帝非常同意这个意见,于是只把奎章阁改为宣文阁,把艺文监改为崇文监,并命 巎巎监督管理,又请设检讨官十六人为皇帝进讲,也被批准了。当时,科举停考,在巎巎建议下恢复了。他还建议及时修纂辽、金、宋三史及诏表彰唐代刘。。、宋代邵雍的道德正直。这些建议都被采纳。
巎巎德高望重,身居高位,但酷爱儒士,所以四方士大夫都仰慕他,纷纷投入他的门下。有些依仗权势的达官对巎巎说“:孔孟之道有什么好,值得这样酷爱。”巎巎回答说“:世祖认为孔孟之道足以经邦治世,曾夜间召我先人在卧房,为他讲说《四书》及古史中治乱之道,至深夜不眠。世祖非常高兴地说‘:朕之所以令你从许仲平学习,正是要求你们以治国安邦之道进告我。’今天你们不爱儒士,难道也不想想圣祖神宗爱好儒学的深刻意义吗?而且遵循儒家之道,则必然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国家得到治理;反之人伦全失,国家遭乱。你们要乱自己的家,我管不了,但不可以轻儒学之言而乱国家。”这些权势达官听后满面惭色。
不久, 巎巎受任为浙江行省平章政事,翌年又奉诏还京为翰林学士承旨。当时中书平章缺员,近臣想推荐他们的人选,顺帝说:“平章一职我已拟定人选,现正在途中。”所指的是 巎巎,近臣也就不敢再荐别人了。巎巎到京任七日因病去世,时至正五年(1345)五月八日,终年五十一岁。谥文忠。
自当,蒙古族人,英宗时由速古儿赤升监察御史。在大兴县检案情,其中有被冤枉而关押者。此人曾见有骆驼死于道旁,便拿回家腌于瓮中。恰巧当时官府骆驼被盗,搜捕甚急,不问明实情将此人抓去审问,屈打成招。自当审阅其供词,疑为冤案,上报御史台。台臣认为人赃俱在,只是自当怕杀人罢了,不听取他的意见,朝廷另派人去审理,将犯人处死。几天后,辽阳行省捕获了真正盗骆驼的人,死者沉冤才得昭雪。因此人们佩服自当之英明。
泰定二年(1325),扈驾至上都,弹劾参知政事杨廷玉贪赃罪,由于御史台不将他的劾奏上报朝廷,因而交印回京。皇帝闻知,遣使追回,官复原职。他再上表弹劾杨廷玉,终将他惩处。又弹劾平章政事秃满迭儿,说他入怯薛军之日英宗被刺,必事先知道这场刺杀的阴谋。朝廷不仅不追查,反而赐秃满迭儿黄金腰带。自当便辞去御史之职,后改任工部员外郎。中书省委任他开凿浑河,自当去视察,发现水不常有,徒费民力,难以成功,报告朝廷,该工程乃罢。
三皇后死,皇帝命工部废除原行殿车帐,要全做新的,而自当迟迟不肯按时兴工。工部尚书对他说“:此是奉朝廷特旨,你员外郎若犯错误,则会归罪于我们大家。”自当说:“有罪我一人承担。”不久,皇帝问新做车帐成否,中书省召自当责问,自当要求自己去向皇帝说明。见皇帝奏道:“皇后行殿车帐还新,若改做恐劳民伤财。且先皇后无恶疾,住此车帐无碍。如果必要舍旧更新,则大明殿是世祖住的地方,后来嗣位的历代皇帝岂不是都要改做吗?”皇帝听后大喜,对大臣说“:国家用人,当像自当这样的人,这才可能不误大事。”特赐上尊、金币,并调任吏部员外郎。皇帝欲加太后为太皇太后,命朝臣议论,自当认为不可“:太后称太皇太后于典章规定不合。”众人都说“:英宗何以能加皇太后为太皇太后?”自当说“:英宗是皇太后的孙,当今皇上是皇太后之子,太皇太后之号孙可以称,子不可以称。”皆按自当的意见议定。后改自当为中书客省使,不久又改同佥宣政院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