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等十七城改隶于大名,玉汝都予以驳正。
太宗十年(1238),朝廷把东平分封给诸勋臣贵族,分为十部分,各将其赋税收为己有,与官府无关。玉汝说:“像这样,则严公的事业所存无几了。”夜深人静在楚材帐后大声哭泣。第二天,召问他为何哭,回答说:“玉汝为严公之使,今严公之地被分裂,而我不能阻止,无面目还报,将死于这荒野之地,所以哭了。”楚材也哀伤很久,指使他到皇帝面前陈诉。玉汝便上书道“:严实以三十万户归附朝廷,在战争中经历了曲折的行程,三弃其家室,始终无异志,忠于朝廷,与其他降者,岂可一律看待。今分割他所开辟的土地和人民,这不是表彰其功的办法。”太宗夸奖玉汝的忠诚,说话耿直,下令不分东平之地。调任玉汝为行台知事,仍遥领平阴县令。
太宗十三年,严实之子忠济承袭父职,授官左右司郎中,总领行台政务。那些原受封之家,认为严氏总管东平的事,颇感不便,定宗即位后,他们都集聚于朝廷,要再分割东严之地。当时,朝廷人心疑惧,准备俯首听命。玉汝力排众议,使分封之事又未成功。宪宗即位,诏令百姓于常赋之外,每年另出银六两,谓之“包垛银”玉汝说“:人民负担不起了!”率领各路管民官至朝廷申诉,准许减三分之一。玉汝历任龙虎卫上将军、泰定军节度使、兼兖州管内观察使,行台参议。
宪宗二年(1252),因病杜门谢客,每日以经史自娱。五年,忠济使人来请他去帮助处理政务,玉汝坚辞。忠济以参议之印强迫给他,不得已这才出来视事,仅五六天,经他规划,政务焕然一新。同年八月十五日,有星落于庭中,不久玉汝逝世。
焦德裕,字宽父,远祖焦赞曾随宋丞相富弼镇戍瓦桥关,从此成为雄州人。父名焦用,在金朝为官,由束鹿县令升千户,守雄州北门。太祖兵至,州人开南门投降,焦用仍拼命抵抗,终被生擒。太祖见他忠义,释而不杀,恢复其原来官职。焦用奉命进军山东,从未妄杀一人。年六十二岁而卒,后因德裕显贵,追赠中书左丞,封恒山郡公,谥正毅。
德裕精通《左氏春秋》,年少就勇敢善射,在其舅父解昌军中供职。金将武仙杀元真定守臣史天倪,后逃走,其部属赵贵、王显、齐福等仍占据武仙的老巢,多次劫掠太行。太宗选派廷臣中有才辩者去招降,杨惟中推荐德裕,于是德裕到真定去劝降了齐福,生擒赵贵。王显逃走,德裕追击射死,朝廷诏赐井陉北边的田。中统三年(1262),平息李王。。之乱后,世祖命德裕去赦免李王。。在益都的部属。四年,赐金符,任命他为阆、蓬等处都元帅府参议。宋臣夏贵围宣抚使张庭瑞于虎啸山,帅府令德裕援救。德裕夜间直逼贵营,令士卒各持三把火炬,贵惊逃,追至鹅奚谷,斩首千人,获马匹军械无计。升京畿漕运使。
至元六年(1269),德裕任佥陕西道提刑按察司事。八年,转为西夏中兴道按察副使。十一年,随丞相伯颜南征,授佥行中书省事。元军攻下安庆,至镇江,焦山寺主僧组织人民抵抗,丞相阿术杀其为首者后,还要全部坑杀其他僧徒,德裕谏止了。德裕奉命先入城安抚。宋平后,奉旨求异人异书。平章阿合马诬告丞相伯颜杀丁家洲降卒,并奏荐德裕为中书参政,是妄图让他来说一句话,以证实伯颜杀降卒的事。德裕不肯任中书参政。很久以后又任德裕为行省佥事。
至元十四年,德裕改任淮东宣慰使。淮西反元势力固守司空山,令淮东四郡起兵响应。元帅帖哥得其檄令,立即逮捕郡守许定国等四人,要他们承认其反元罪状,还要没收其家产。德裕认为:“四人皆新降之将,天子既爱护他们,他们有地有民,什么都满足了,正要誓死报效朝廷,怎敢有非分之望,为何要怀疑他们,难道不是敌人的反间之计?”许定国等因此得救,并恢复他们的官职。德裕拜为福建行省参知政事。至元二十五年(1288)卒,年六十九岁。赠荣禄大夫、平章政事,追封恒国公,谥忠肃。
石天麟,字天瑞,顺州人。十四岁入见太宗,留入宿卫军。天麟好学不倦,对于诸国语言无不学习。帝命中书令耶律楚材整顿政务,选拔贤能者为参佐,天麟当选,赐名蒙古台。宗王征西域,以天麟为断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