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7/7)

天麟为平章政事。至大二年(1309)八月卒,终年九十二岁。赠推诚宣力保德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上柱国,追封冀国公,谥忠宣。

杨奂,字焕然,乾州奉天人,十一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金代末年考进士未中,愤然做书万言。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守御汴京的元帅崔立投降蒙古军,奂改装平民北渡黄河避难冠氏家中,冠氏待如师友。东平人严实闻奂之名,多次打听他的行踪,但奂始终不去严家。

蒙古太宗十年(1238),诏令税课使刘用之招考各道进士,杨奂在东平两次因文章优秀而名列第一,于是随考官至燕京拜见耶律楚材。楚材奏请授奂为河南路征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奂临行时对楚材说:“在下不才,错蒙重用。书生理财本非所长,况河南兵荒马乱之后,遗民不多,今日宜休养生息,否则会引起民怨。希望给我抚恤百姓的时间,得以稳定民心。”楚材以为此言极是,表示同意。到任后,杨奂召集当地名士讨论如何简政裕民。他自己巡视境内各地,调查盐课实行情况。有报告说盐课增加,奂责令地方当局减四分之一。不到一月,政治清明,舆论称赞。奂居官十年后请求告老至燕之行台安度晚年。

宪宗二年(1253),太子忽必烈曾屡召奂出任参议京兆宣抚司事,奂多次谢绝,宪宗五年寿终,享年七十岁,赐谥文宪。

奂天资聪明,记忆力强,文章简练,朝廷老臣也愿与他交往。关中虽多名士,但名声均不如奂。奂不好财,家虽不富却竭力资助别人,看到别人有长处则大加宣传,若有小过则极力劝改。所著《还山集》六十卷、《天兴近鉴》三卷、《正统书》六十卷,均流传于世。

贾居贞,字仲明,真定获鹿人。十五岁那年,蒙古军攻破汴京,居贞奉母亲居于天平。刚二十岁就任行台从事。当时,国家法制未立,人们以贿赂相交结。有人送他黄金五十两,居贞拒绝了,太宗闻知十分嘉奖,令有关衙门每月给他白金百两,以表彰其廉洁。世祖在即位前就知居贞贤能,召入王府,使他监筑上都城。竣工后,他因母亲去世,辞官归家。

世祖即位,中统元年(1260),授居贞中书左右司郎中。世祖北征,居贞随从,给世祖讲述《资治通鉴》。有天,世祖问他“:郎中薪俸若干?”居贞如数回答,世祖认为太薄,令增加,居贞辞谢道“:官秩应该如此,不可因臣而乱了制度。”刘秉忠奏荐居贞为参知政事,他辞谢说:“以后必有由郎官而按例求为执政官的,那时将如何对待?”至元元年(1264),参议中书省事,诏令他与左丞姚枢巡视河东、山西。五年,再为中书郎中。这时正当阿合马专权,忌妒他,改为给事中。同丞相史天泽等纂修国史。

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伐宋,居贞以宣抚使之职参议行省事务。大军渡江后,攻克鄂、汉,伯颜继续率军东下,留右丞阿里海牙与居贞分别镇守。居贞建议说“:江陵系要地,为宋朝门户,以重兵防守。听说宋军诸将不和,外来之民满城,疾病流行,缺薪柴,而又不敢外出打柴。若不乘此时机先取江陵,等到春水上涨,恐为宋军乘机顺流而下,那时鄂州危急了。”迅速将此意见上报朝廷,朝廷命阿里海牙领兵攻取江陵,居贞因要负责行省事务而留于鄂州。居贞在鄂州开仓赈济流民,宋室子孙流寓鄂州者,供饮食,不改变他们原来的服饰,通行宋朝的纸币。东南一些尚未攻下的州郡,其商人旅客留在鄂州的,发给运销货物凭证便于他们回去。免征商税,开放湖禁,造船一百数十艘,用水军驾驶,不惊扰百姓,百姓安居乐业。

娄安邦以信阳献降,居贞遣人送他入京朝见皇帝,而安邦偏将陈思聪杀了娄安邦的全家。居贞用计把思聪召来,列举其罪状,处以死刑。

宋幼主投降后,其丞相陈宜中挟益王赵曰正、卫王赵籨逃往闽、广,到处发动百姓反抗,百姓也争相响应。蕲州司空山的人民及鄂州属县县民傅高起兵响应。居贞发布檄文,说明祸福,使反抗者人心涣散,再派兵镇压,平息反抗。傅高改名换姓逃走,终被逮捕处死。高傅被捕之前,郑万户提出:“鄂州大姓都与傅高相通,请求先除掉他们以绝祸根。”居贞说“:高一鼠子,无知无识,不久就会逮捕处死,与这些大姓有何关系,我能保证无事。”郑领兵外出时,还叮嘱所留部将,等他回来时,杀尽城中大姓。因郑万户战败淹死,他的杀大姓计划才未实现就被揭发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