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请下令征调马匹,共得十一万匹,足供军用。拜庭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参与枢密院事,总管诸卫屯田的事。
三十一年春,世祖驾崩,月儿鲁与伯颜议定立成宗为帝,庭则竭力赞助。成宗与太后待庭如同家人。帝大宴群臣,命庭坐于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赏赐金银珠宝、庄田等。庭奉旨整顿江浙军马五百三十所,回京后成宗亲授衣以示慰劳。武宗去镇守北部边疆,庭请示随行,皇帝见他年老,不准,仍居原职。后奉旨北征怀都,至野马川而还。庭患病,诏御医二人诊治。大德八年(1304)八月卒。至大二年(1309),赠推忠翊卫功臣、仪同三司、太保、上柱国,追封益国公,谥“武毅”
史弼,字君佐,一名塔剌浑,蠡州博野人。曾祖史彬,太师、国王木华黎兵南下时,率乡人数百家投降蒙古。故蒙军破蠡州,杀戮百姓,唯彬与同降者幸免。
史弼精通蒙古语言,臂力过人,能拉强弓,能将重四百斤的石狮举起放到数步以外地方。潼关守将王彦弼认为史弼是奇才,将其女嫁与他为妻,又把他举荐给左丞相耶律铸。弼随铸往北京,侍臣火里台见弼所挽之弓,报告世祖。世祖召他去,以远垛考试弼的箭法,弼连发连中。令他在皇帝身边服务,赐马五匹。
中统末年,授弼金符、管军总管,命随刘整伐宋。在攻襄樊的战争中,弼出阵挑战,射杀二人,横刀大呼“:我史奉御也!”宋军闻声退却。至元十年(1273),元军分十二路围樊城,弼攻东北角,战斗进行了十四昼夜,攻破樊城,杀守将牛都统。襄阳降,弼因功升怀远大将军、副万户。随丞相伯颜南征,攻克沙洋堡。元军至阳罗堡,伯颜对将士们宣布:“先登南岸者为上功。”弼率健卒勇往直前。宋兵迎战,被弼击退。伯颜登南岸,论弼为首功,进升为定远大将军。平定鄂州后,大军继续东进,至大孤山,忽起大风,伯颜命弼上孤山祈祷神灵,风真的停止了。
元军驻瓜洲,阿塔海提出:“扬子桥是扬州出入必经之路,应建城堡,选派骁勇将守御。”于是伯颜授弼三千人马去建立木堡,据地防守。弼突然领数十骑直奔扬州城。有人劝阻他说“:扬州宋守将姜才倔强,不易攻破。”弼说:“我们在扬子桥立栅建堡,占据他所必争之地。姜才乘我们还未站稳,必来进攻,这对我们有利。”果然姜才率兵万人乘夜来攻,每人都带一捆柴用以填平壕沟。弼令军中寂静无声,等到宋军至,檑木滚石齐下,发炮轰击,杀敌千余人,姜才急忙退兵,弼下令出击。这时相威、阿术的兵也赶到,大战一场,姜才败走,擒宋将张都统。
十三年六月,姜才又乘夜进攻,弼三战三捷。天明,姜才见弼兵少,进行围攻,弼奋力砍杀,百数十人死于他的刀下,冲出重围。援军及时赶到,大破宋军,姜才逃奔泰州,扬州宋将朱焕降。授弼为昭勇大将军、扬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兼万户。是年冬,调黄州路宣慰使。
至元十五年,召回朝廷,升中奉大夫、江淮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行黄州路宣慰使之职,平定淮西司空山之盗贼。十七年又平定南康都昌之盗贼。江州宣课司向百姓征收米税,米商逃避,百姓闭门罢市。弼立即废除米税。十九年,改任浙西宣慰使。二十一年春,建宁阴雨连绵,米价腾贵,弼发放官米十万石,以平价卖与百姓,然后再报告行省。省臣要增价,弼坚持不可,他说“:我们不可失信于民,宁愿停我的薪俸来补足。”行省不仅依了他,而且再以平价发放十万石,使百姓度过饥荒。改任淮东宣慰使。弼在扬州地区做了三处的官,百姓刻碑歌颂他的德政,称为《三至碑》。后调任佥书沿江行枢密院事,镇守建康。
二十六年,弼平定台州杨镇龙的反叛,拜尚书左丞,行淮东宣慰使之职。冬,入朝。世祖准备征爪哇,对弼说“:诸臣为朕心腹者少,准备把征爪哇的事交给你。”弼说:“陛下命臣,臣怎敢自爱!”二十七年,遥授尚书省左丞相,行浙东宣慰使之职,平定处州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