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九(7/10)

。十五年,秃鲁在六盘山反叛,忽兰吉率延安路军马,与别速台、赵炳及总帅府兵于六盘会师,大败秃鲁于武川。班师回来,授京兆、延安、凤翔三路管军都尉,兼屯田守卫事。十月,改任同知利州宣抚使,仍为夔东招讨。入朝参见世祖,赐虎符,授四川北道宣慰使。二十年,改授四川南道宣慰使。

二十一年,奉旨与参政曲里吉思、佥省巴八、左丞汪惟正,分兵进取五溪洞蛮。当时思州、播州以南,施、黔、鼎、澧、辰、沅的交界地区,少数民族叛服无常,朝廷诏命四川行省发兵征讨。曲里吉思、惟正一军出黔中,巴八一军出思、播,都元帅脱察一军出澧州,忽兰吉一军自夔门出军与他们会合。十一月,诸军凿山开道,长达千里。诸蛮在险隘设伏,木弓竹箭伺机齐发,有不怕死者去进攻,皆被杀尽。朝廷遣使去告谕诸蛮酋长率众来降。只有散毛洞的覃顺逃到岩谷中,直到力竭时才降。

二十三年,忽兰吉朝见世祖,因老病请求回归家乡。世祖怜悯他,准回巩昌。二十六年行省奏报忽兰吉之功,请按照范殿帅之例,参与商议本省军事。二十七年,拜资善大夫,授陕西行尚书省左丞;参与军事,领左丞之俸禄。元贞二年(1296),朝见皇帝,授资德大夫、陕西行中书省右丞,参预本省政务。卒于泰定元年(1324),谥“襄敏”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姓蒲察氏,金末来到中原,改姓李氏,家居洛阳,后迁至寿光。至元六年(1269),因有武才而入军,暂代理管军千户。随元军伐宋,围攻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援救襄阳,泊于虎门山西岸。元水军进攻,相持七日。李庭率步骑军,请求与水军万户解汝楫共同出击,斩宋军副将王王巳、元胜。河南行省授庭为益都新军千户。宋襄阳守将吕文焕以一万五千兵来攻万山堡,万户张弘范正与宋军交战,庭单骑杀入敌阵,虽身受创,亦奋力战斗,打败宋军。

八年春,任为益都新军千户,赐号“拔都儿”,与宋军战于襄阳城下,一直打到北门,左股中箭而止。九年春,攻樊城外城,虽被敌炮伤前额及左右手,仍夺其土城,进而攻襄阳东堡,破一字城。吕文焕麾下有员勇将叫胖山王总管,庭设埋伏将他擒获,因功授金符。十年春,大军攻樊城,庭运柴草土牛填城壕,驾云梯而上。城上箭石如雨下,庭多次中炮而落于城下,醒来再攀登,如此四次,终攻破樊城,襄阳随即投降。庭因功授金虎符,任管军总管。

十一年九月,随伯颜从襄阳出发,进至郢州。郢州城在汉水东岸,宋人又于汉水西岸筑新郢州城。以图阻遏元军前进。黄家湾有一溪通藤湖,至汉水数里,宋兵也在那里筑堡设防。庭与刘国杰抢先拔除堡垒,乘舟前进,攻沙洋、新城。庭多次中炮,几乎阵亡,因功加明威将军,授益都新军万户。大军进抵汉口,宋将夏贵以战舰横截江面,元军不能前进。用李庭及马福等人的计策,由沙芜口入江,攻下武矶堡。庭随阿术转战于鄂州,顺流东下。十二年春,庭与宋将孙虎臣战于丁家洲,夺船二十余只。宋军溃败,庭因功加宣威将军。宋兵截断真州江路,庭焚烧敌船二百余艘,又败敌护岸军。闻夏贵欲由太湖援救临安,庭赶紧出兵迎战,败宋援军于裕溪口。诸军攻常州,庭夺北门而入。

十三年春,元军至临安,宋皇帝降,伯颜命庭等保护临安内城,收集宋朝廷的符印珍宝,与唐兀台等护送宋朝小皇帝和太后至燕京。世祖嘉奖李庭的劳苦,在大宴群臣时,命他坐在左手诸王之下、百官之上,并对他说:“刘整在时,也不曾令坐于此。因你有功,故以特殊之礼优待。汝子孙要牢记不忘。”后又传旨告谕他“:汝在江南多出死力,男儿立功要在西北。今有违背太祖所定的典章制度者,你去征讨!”于是特别授他大虎符,加镇国上将军、汉军都元帅。命其次子大椿承袭万户之职。庭至哈剌和林、晃兀儿之地,越过岭北,大败撒里蛮诸军。又转至河西,击败叛臣霍虎,追至大漠而还。诸王昔里吉、脱脱木儿反叛,庭率军袭击,生擒这些叛王,奏请皇子只必帖木儿处死他们。又与诸王纳里忽会师,渡塔迷儿河,击溃叛王的余党兀斤末台、要木忽儿等人,河西全部平定。

十四年入朝,世祖慰劳其辛苦,赐益都府第、单河官庄钞一万五千贯及弓矢等物,拜福建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后为福建道宣慰使。又召回朝廷为宿卫亲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