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蓟州简政宽刑,深得民心。
裕宗为太子,召有尚为詹事院长史。国子学自有尚走后,教学停滞,朝廷认为非有尚不能继承许衡的事业,于是任命有尚为国子司业。当时尚未建立学馆,教师学生都住在民房内。有尚多次奏请建设学馆。至元二十四年,朝廷才大建学舍,始立国子监,设置监官,增收学生。有尚升为国子祭酒,从此,儒学之风大振。二十七年,有尚因双亲年高,辞职归家奉养。
大德元年(1297),再次召有尚回京任国子祭酒。不久,任集贤学士兼国子祭酒。又不久,调任太常卿,后又回任集贤学士。大德八年,为葬父而还乡。其后,朝廷要用老儒生,派专车到家中去接他,他再三辞谢,后起任昭文馆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官阶为中奉大夫。
有尚在国子学前后五年,其教育方针以义理为本,但必须做实地考察,不尚空谈。教育学生要讲求恭敬,要端正、诚实。对于那些只讲求文章词句华美,修修补补,故意雕刻者,认为有害于圣人之大道,一律排斥。所以学生都知道端正学习态度,尊崇儒学,身体力行,都成为德才兼备之士。这些也大体上是遵行许衡教育方针。有尚身为学者师表数十年,受到海内人士所推崇,如同过去推崇许衡一样。
有尚因年老,请求归家,朝廷赐纸币七千缗。终年八十六岁,赐谥“文正”
张孔孙字梦符,其祖先为契丹族之乌若部,该部为金人所并,迁至隆安。父张之纯,为金朝东平万户府参议。有天夜里梦中拜谒孔子庙,赐他嘉果,其后生孔孙。孔孙这名字,表示是孔子所赐的意思。长大后以文学著名,召聘为万户府议事官。
蒙古军攻下汴梁,汴梁的太常乐师流落于东平。当时,祭祀乐章残缺不全,只存《登歌》一章。世祖为太子时,曾召乐师至日月山演奏。这时,徐世隆向皇帝建议,增设宫县及文、武二舞,以备举行大典时演奏。于是,朝廷诏令徐世隆为太常卿,以孔孙为奉礼郎,监督乐师制成乐曲,献给朝廷。廉希宪主管中书省,召孔孙为属官。安童为相,更加器重孔孙,授户部员外郎之职,出任南京总管府判官。
朝廷计划攻下襄阳,急需兵源,孔孙提出“:今越境走私而判罪的人,动辄数以千计,最好给他们一条生路,即让他在战场上效力,赎其死罪。”这意见被朝廷采纳了。孔孙因任佥四川道提刑按察司事,不久升为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他巡视巴陵时,有囚犯三百人将处死刑,经了解,这些人是因为对龚乙提出开银矿一事不满,挖了龚家的坟茔,烧了龚家房屋,烧死三人,官府认为他们是图财害命。孔孙认为这些人犯法有其特殊原因,减了他们的罪。后调任浙西提刑按察副使,又改任同知保定路总管府事,不久拜为侍御史,主持行御史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