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七(6/6)

拜住屡次说世延无罪,得旨出狱,回家养病。英宗也认为帖木迭儿对世延是公报私仇。直到帖木迭儿死,这件事才罢休。世延出居金陵。

泰定元年(1324)召回朝廷,授集贤大学士。第二年,出任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四年入朝,任御史中丞,升迁中书右丞。第二年,有旨赵世延被权奸诬陷,中书应该到全国各地为他昭雪,并加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开经筵,兼知经筵事,他所选讲官,都是当时名流。又加同知枢密院事。

泰定帝崩,燕铁木儿与宗王大臣商议迎怀王即位,这就是文宗。世延仍以御史中丞兼翰林学士承旨,因病乞求回家乡,不允。天历二年(1329)正月又授江南行台御史中丞,到济州;三月改任集贤大学士;六月加任奎章阁大学士;八月,授中书平章政事。冬天,世延到京坚决辞官,仍未应允,因世延年高多病,允许乘小车入内。至顺元年世延与虞集等人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屡奏:“臣衰老,乞求解除中书政务,专意纂修。”帝说“:老臣中像你这样的人才没几个了,求退的话以后不要再说了。”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秋因病写出公文给中书谈到辞去官职的事,第二天就动身,在金陵茅山养病,诏征回朝,不能行走,二年改封凉国公。

元统二年(1334)诏赠世延钱四万缗。至元改元,仍授奎章阁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中书平章政事、鲁国公。第二年五月至成都,十一月卒,享年七十七岁。至正二年(1342)赠世忠执法佐运翊亮功臣、太保、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追封鲁国公,谥号文忠。

世延历经九朝,任省台五十多年,有经世济民的才能,以忠义为本,坚守清廉,文章博学,凡军国利弊,与百姓休戚相关的事,都能知无不言,对儒家名教,更是诚心诚意。其文波澜浩瀚,理贯全文,曾校定律令,汇编《风宪宏纲》,流行于世。

孔思晦字明道,孔子五十四世孙。资质端重,性格沉默寡言,孩童时读书已能通晓大义。稍长,拜导江张须立为师,讲求义理,对词章认为浅薄而不讲求。家中贫困,亲自耕种以自养,即使严寒酷暑,学习也从不懈怠,远近人家都争着聘请他做子弟的老师。大德中游京师,祭酒耶律有尚想举荐他,他以母老辞而归。母卧病,亲自为母亲进送汤药。居丧五天勺水不入口。

至大年间,举荐思晦任范阳儒学教谕。延。。初年,调宁阳。以前两县的校官大概都因为收入微薄而不能坚守职责,可是思晦能俭省节约自养,教养有法,学生都不忍心离开他。这时孔氏族人相互议论:思晦是嫡长子且贤德,应该承袭封爵,侍奉祠事。上报政府,但无结果。仁宗在位时,很崇尚儒道,有天问孔子的后裔现在是几世了,承袭爵位的是谁?廷臣回答说“:未定。”帝亲自拿出孔氏谱牒来看说“:应该承袭封爵位的是思晦,还怀疑什么?”特授中议大夫,袭封衍圣公,月俸由一百缗加到五百缗,并赐四品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