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赞。”王曰:“拯难匡时,方俟圣哲,吾何敢私议,幸勿多言。”寻有诏,以丞 相任重,普进府寮一班,晞以司马领吏部郎中。丞相从事中郎陆杳将出使,临别, 握晞手曰:“相王功格区宇,天下乐推,歌谣满道,物无异望。杳等伏隶,愿披赤 心。而忽奉外使,无由面尽短诚,寸心谨以仰白。”晞寻述杳言。王曰:“若内外 咸有异望,赵彦深朝夕左右,何因都无所论?自以卿意试密与言之。”晞以事隙问 彦深。曰:“我比亦惊此音谣,每欲陈闻,则口噤心战。弟既发论,吾亦欲昧死一 披肝胆。”因亦同劝。是时诸王公将相日敦请,四方岳牧表陈符命。乾明元年八月, 昭帝践阼。九月,除晞散骑常侍,仍领兼吏部郎中。
后因奏事罢,帝从容曰:“比日何为自同外客,略不可见?自今假非局司,但 有所怀,随宜作一牒,候少隙即径进也。”因敕尚书阳休之、鸿胪卿崔励等三人, 每日本职务罢,并入东廊。共举录历代废礼坠乐,职司废置,朝飨异同,舆服增损, 或道德高俊久在沈沦,或巧言眩俗,妖邪害政,爰及田市舟车、征税通塞、婚葬仪 轨、贵贱等衰,有不便于时而古今行用不已者,或自古利用而当今毁弃者,悉令详 思,以渐条奏。未待顿备,遇忆续闻。朝晡给典御食,毕景听还。时百官请建东宫, 敕未许,每令晞就东堂监视太子冠服,导引趋拜。寻拜为太子太傅。晞以局司奉玺 授皇太子。太子释奠,又兼中庶子。帝谓曰:“今既当剧职,不得寻常舒慢也。”
帝将北征,敕问:“比何所闻?”晞曰:“道路传言,车驾将行。”帝曰: “库莫奚南侵,我未经亲戎,因此聊欲习武。”晞曰:“銮驾巡狩,为复何尔?若 轻有征战,恐天下失望。”帝曰:“此懦夫常虑,吾自当临时斟酌。”帝使斋帅裴 泽、主书蔡晖伺察群下,好相诬枉,朝士呼为裴、蔡。时二人奏:“车驾北征后, 阳休之、王晞数与诸人游宴,不以公事在怀。”帝杖休之、晞胫各四十。帝斩人于 前,问晞曰:“此人合死不?”晞曰:“罪实合死,但恨其不得死地。臣闻刑人于 市,与众弃之;殿廷非杀戮之所。”帝改容曰:“自今当为王公改之。”
帝欲以晞为侍中,苦辞不受。或劝晞勿自疏,晞曰:“我少年以来,阅要人多 矣。充诎少时,鲜不败绩。且性实疏缓,不堪时务。人主恩私,何由可保?万一披 猖,求追无地。非不爱作热官,但思之烂熟耳。”百官尝赐射,晞中的,当得绢, 为不书箭,有司不与。晞陶陶然曰:“我今段可谓武有余文不足矣。”晞无子,帝 将赐之妾。使小黄门就宅宣旨,皇后相闻晞妻。晞令妻答,妻终不言,晞以手撩胸 而退。帝闻之笑。
孝昭崩,晞哀慕殆不自胜,因以羸败。武成本忿其儒缓,由是弥嫌之。因奏事, 大被诃叱,而雅步晏然。历东徐州刺史、秘书监。武平初,迁大鸿胪,加仪同三司, 监修起居注,待诏文林馆。性闲淡寡欲,虽王事鞅掌,而雅操不移。在并州,虽戎 马填闾,未尝以世务为累。良辰美景,啸咏遨游,登临山水,以谈宴为事,人士谓 之“方外司马。”诣晋祠,赋诗曰:“日落应归去,鱼鸟见留连。”忽有相王使召, 晞不时至。明日,丞相西阁祭酒卢思道谓晞曰:“昨被召已硃颜,得无以鱼鸟致怪?” 晞缓笑曰:“昨晚陶然,颇以酒浆被责。卿辈亦是留连之一物,岂直在鱼鸟而已?” 及晋阳陷败,与同志避周兵东北走。山路险迥,惧有土贼,而晞温酒服膏,曾不一 废。每不肯疾去,行侣尤之。晞曰:“莫尤我,我行事若不悔,久作三公矣。”
齐亡,周武帝以晞为仪同大将军、太子谏议大夫。隋开皇元年,卒于洛阳,年 七十一。赠仪同三司、曹州刺史。
皓字季高,少立名行,为士友所称。遭母忧,居丧有至性。儒缓亦同诸兄。尝 从文宣北征,乘赤马,旦蒙霜气,遂不复识。自言失马,虞候为求觅不得。须臾日 出,马体霜尽,系在幕前,方云:“我马尚在。”为司徒掾,在府听午鼓,蹀躞待 去。群寮嘲之曰:“王七思归何太疾?”季高曰:“大鹏始欲举,燕雀何啾唧?” 嘲者曰:“谁家屋当头,铺首狼游逸。”于是喧笑,季高不复得言。大宁初,兼散 骑常侍、聘陈使主。天统末,修国史。寻除通直散骑常侍。卒,赠郢州刺史。子伯, 奉朝请,待诏文林馆。皓弟晔,字季炎,卒于沧州司马。
封懿,字处德,勃海蓚人也。曾祖释,晋东夷校尉。父放,慕容嗬舨可惺椤 兄孚,慕容超太尉。懿有才器,能属文,与孚虽器行有长短,而名位略齐。仕慕容 宝,位中书令、户部尚书。宝败,归魏,除给事黄门侍郎、都坐大官、章安子。道 武引见,问以慕容旧事,懿应对疏慢,废黜还家。明元初,复征拜都坐大官,进爵 为侯。卒官。懿撰《燕书》,颇行于世。
子玄之,坐与司马国璠、温楷等谋乱,伏诛。临刑,明元谓曰:“终不令绝汝 种也,将宥汝一子。”玄之以弟虔之子磨奴字君明早孤,乞全其命。乃杀玄之四子, 赦磨奴,刑为宦人。崔浩之诛也,太武谓磨奴曰:“汝本应全,所以致刑者,由浩 也。”后为中曹监,使张掖,赐爵富城子。卒于怀州刺史,赠勃海公,谥曰定。以 族子叔念为后。
回字叔念,孝文赐名焉,慕容嗵尉奕之后也。父鉴。初,磨奴既以回为后, 请于献文。赠鉴宁远将军、沧水太守。回袭靡奴爵富城子。宣武时,累迁安州刺史。 山人愿朴,父子宾旅同寝一室。回下车,勒令别处,其俗遂改。明帝时,为瀛州刺 史。时大乘寇乱之后,加以水潦,表求振恤,免其兵调,州内赖之。历度支、都官 二尚书、冀州大中正。
荥阳郑云谄事长秋卿刘腾,货紫缬四百匹,得为安州刺史。除书旦出,晚往诣 回,坐未定,问回:“安州兴生,何事为便?”回曰:“卿荷国宠灵,位至方伯, 虽不能拔园葵,去织妇,宜思方略以济百姓,如何见造问兴生乎?封回不为商贾, 何以相示?”云惭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