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以追荣未尽,复启赠太保,谥宣懿。神武后至冀州北境,次交津,追 忆隆之,顾冀州行事司马子如,言其德美,为之流涕。令以太牢就祭。隆之历事五 帝,以谨素见知。凡四为侍中,再为吏部尚书,一为仆射,四为冀州刺史。每临冀 部,州中旧齿咸曰:“我封公复来。”其得物情如此。子子绘嗣。
子绘字仲藻,小名搔。性和理,有器局。释褐秘书郎,累迁平阳太守,加散骑 常侍。晋州北界霍山旧号千里径者,山坂高峻,每大军往来,士马劳苦。子绘请于 旧径东谷别开一路。神武从之,仍令子绘修开,旬日而就。征补大行台吏部郎中。
神武崩,秘未发丧,文襄以子绘为勃海太守。执其手曰:“诚知未允勋臣官望, 但须镇抚。且衣锦昼游,古人所贵,宜善加经略,不劳习常太守向州参也。”仍听 收集部曲一千人。
大宁三年,为都官尚书。高归彦作逆,命子绘参赞军事。贼平,敕子绘权行州 事。征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卒,谥曰简。子宝盖袭。
子绘弟子绣,位霍州刺史。陈将吴明彻侵淮南,子绣城陷,送扬州。齐亡后, 逃归。终于通州刺史。子绣外貌儒雅,而使气难犯。兄女婿司空娄定远为瀛州刺史, 子绣为勃海太守。定远过之,对妻及诸女宴集言戏,微有亵慢。子绣鸣鼓集众将攻 之,定远免冠拜谢,久之乃释。
隆之弟兴之,字祖胄。经明行修,恬素清静。位瀛冀二州刺史、平北府长史。 所历有当官誉。卒,以隆之佐命功,赠殿中尚书、雍州刺史,谥曰文。
子孝琬,字士茜。七岁而孤,为隆之鞠养;慈爱甚笃,隆之启以父爵富城子授 焉。位东宫洗马。卒,赠太府少卿。
孝琬性恬静,颇好文咏。太子少师邢邵、七兵尚书王昕并先达高才,与孝琬年 位悬隔,晚相逢遇,分好遂深。孝琬灵榇言归,二人送于郊外,悲哭凄恸,有感路 人。
孝琬弟孝琰,字士光,少修饬,学尚有风仪。位秘书丞、散骑常侍、聘陈使主, 在道遥授中书侍郎。还,坐受魏收嘱,牒其门客从行事发,付南都狱,决鞭二百, 除名。后除并省吏部郎中、南阳王友,赴晋阳典机密。
和士开母丧,托附者咸往奔哭。鄴中富商丁邹、严兴等并为义孝,有一士人亦 在哭限。孝琰入吊,出谓人曰:“严兴之南,丁邹之北,有一朝士,号叫甚哀。” 闻者传之。士开知而大怒。其后会黄门郎李瑰奏南阳王绰骄恣,士开因谮之曰: “孝琰从绰出外,乘其副马,舍离部伍,别行戏语。”时孝琰女为范阳王妃,为礼 事,因假入辞。帝遂决马鞭一百放出,又遣高阿那肱重决五十,几死。还鄴,在集 书省上下。自此沈废。士开死后,为通直散骑常侍。后与周和好,以为聘周使副。 祖珽辅政,奏入文林馆撰御览。
孝琰文笔不高,但以风流自立,善谈戏,威仪闲雅,容止进退,人皆慕之。以 祖珽好自矜大,佞之云:“是衣冠宰相,异于余人。”近习闻之,大以为恨。寻以 本官兼尚书右丞。其所弹射,多承意旨。时有道人昙献者,为皇太后所幸,赏赐隆 厚,车服过度。又乞为沙门统,后主意不许,但太后欲之,遂得居任。然后主常憾 焉。因僧尼他事,诉者辞引昙献,上令有司推劾。孝琰案其受贿,致于极法,其家 珍异悉以没官。由是正授左丞,仍奏门下事。
性颇简傲,不谐时俗,意遇渐高,弥自矜诞,举动舒迟,无所降屈,识者鄙之。 与崔季舒等以正谏同死。子君确、君静二人徙北边,少子君严、君赞下蚕室。南安 败,君确等二人皆坐死。
兴之弟延之,字祖业,少明辩,有世用。封郯城子,位青州刺史,多所受纳。 后行晋州事。沙苑之败,延之弃州北走,以隆之故,免其死。卒,赠尚书左仆射、 司徒公,谥文恭。子纂嗣。
鉴长子琳,字彦宝,位中书侍郎。与侍中、南平王冯诞等议定律令,有识者称 之。历位太尉长史、司宗下大夫、南夏青二州刺史、光禄大夫。琳弟子肃。
肃字元邕,博涉经史。太傅崔光见而赏焉。位尚书左中兵郎中。性恭俭,不妄 交游,唯与崔励、励从兄鸿尤相亲善。所制文章多亡失,存者十余卷。
懿从兄子恺,字思悌,奕之孙也。父劝,慕容垂侍中、太常卿。恺位给事黄门 侍郎、散骑常侍。后入代都,名出懿子玄之右。俱坐司马氏事死。恺妻,卢玄女也。 恺子伯达,弃母及妻李氏南奔河表,改婚房氏。献文末,伯达子休杰内入。祖母卢 犹存,垂百岁矣。而李已死。休杰位冀州咸阳王府谘议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