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十七(3/10)

守者至明追之。宝夤假为钓者,随流上下十余里, 追者不疑。待散,乃度西岸。遂委命投华文荣。文荣与其从天龙、惠连等三人,弃 家,将宝夤遁匿山涧,赁驴乘之,昼伏宵行。景明二年,至寿春东城戍。戍主杜元 伦推检,知实萧氏子,以礼延待。驰告扬州刺史、任城王澄。澄以车马侍卫迎之。 时年十六,徒步憔悴,见者以为掠卖生口也。澄待以客礼。乃请丧君斩衰之服,澄 遣人晓示情礼,以丧兄之制,给其齐衰,宝夤从命。澄率官僚赴吊。宝夤居处有礼, 不饮酒食肉;辍笑简言,一同极哀之节。寿春多其故义,皆受慰唁。唯不见夏侯一 族,以其同梁故也。改日造澄,澄深器重之。

及至京师,宣武礼之甚重。伏诉阙下,请兵南伐,虽遇暴风大雨,终不暂移。 是年,梁江州刺史陈伯之与其长史褚胄等自寿春归降,请军立效。帝谓伯之所陈, 时不可失。以宝夤恳诚,除使持节、都督、东扬州刺史、镇东将军、丹杨郡公、齐 王,配兵一万,令据东城,待秋冬大举。宝夤明当拜命,其夜恸哭。至晨,备礼策 授,赐车马什物,事从丰厚,犹不及刘昶之优隆也。又任其募天下壮勇,得数千人。 以文智等三人为积弩将军,文荣等三人为强弩将军,并为军主。宝夤虽少羁寓,而 志性雅重。过期犹绝酒肉,惨悴形色,蔬食粗衣,未尝嬉笑。及被命当南伐,贵要 多相凭托,门庭宾客若市。而书记相寻,宝夤接对报复,不失其理。

正始元年,宝夤行达汝阴,东城已陷,遂停寿春之栖贤寺。逢梁将姜庆真内侵, 围逼寿春。宝夤率众力战,破走之。宝夤勇冠诸军,闻见者莫不壮之。还,改封梁 郡公。及中山王英南伐,宝夤又表求征。与英频破梁军,乘胜攻钟离。淮水泛溢, 宝夤与英狼狈引退,士卒死没者十四五。有司奏处以极法。诏恕死,免官削爵还第。

寻尚南阳长公主。公主有妇德,宝夤尽雍和之礼,虽好合而敬事不替。宝夤每 入室,公主必立以待之,相遇如宾,自非太妃疾笃,未曾归休。宝夤器性温顺,自 处以礼,奉敬公主,内外庇穆。清河王怿亲而重之。

永平四年,卢昶克梁朐山戍,以琅邪戍主傅文骥守之。梁师攻文骥,昶督众军 救之。诏宝夤为使持节、假安南将军,别将长驱往赴,受昶节度。宝夤受诏,泣涕 横流,哽咽良久。后昶军败,唯宝夤全师而还。

延昌初,除瀛州刺史,复其齐王,迁冀州刺史。及大乘贼起,宝夤遣军讨之, 频为贼破。台军至,乃灭之。灵太后临朝,还京师。

梁将康绚于浮山堰淮以灌扬、徐。除宝夤使持节、都督东讨军事、镇东将军以 讨之,复封梁郡公。熙平初,梁堰既成,淮水将为扬、徐之患,宝夤乃于堰上流更 凿新渠,水乃小减。乃遣壮士千余人夜度淮,烧其竹木营聚,破其三垒,火数日不 灭。又分遣将破梁将垣孟孙、张僧副等于淮北。仍度淮南,焚梁徐州刺史张豹子等 十一营。及还京师,为殿中尚书。宝夤之在淮堰,梁武寓书招诱之。宝夤表送其书, 陈其忿毒之意。志存雪复,屡请居边。神龟中,为都督、徐州刺史、车骑大将军。 乃起学馆于清东,朔望引见土姓子弟,接以恩颜,与论经义。勤于听理,吏人爱之。

正光二年,征为尚书左仆射。善于吏职,甚有声名。四年,上表曰:

窃惟文武之名,在人之极地;德行之称,为生之最首。忠贞之美,立朝之誉; 仁义之号,处身之端。自非职惟九官,任当四岳,授曰尔谐,让称俞往,将何以克 厌大名,允兹令问。自比以来,官罔高卑,人无贵贱,皆饰辞假说,用相褒举。求 者不能量其多少,与者不能核其是非,遂使冠履相贸,名实皆爽。谓之考功,事同 泛陟,纷纷漫漫,焉可胜言!又在京之官,积年十考。其中,或所事之主,迁移数 四;或所奉之君,身亡废绝。虽当时文簿,记其殿最,日久月遥,散落都尽。累年 之后,方求追访,无不苟相悦附,共为脣齿;饰垢掩疵,妄加丹素,趣令得阶而已, 无所顾惜。贤达君子,未免斯患;中庸已降,夫复何论!官以求成,身以请立,上 下相蒙,莫斯为甚。

又勤恤人隐,咸归守令,厥任非轻,所责实重。然及其考课,悉以六载为约, 既而限满代还,复经六年而叙。是则岁周十二,始得一阶。于东西两省,文武闲职, 公府散佐,无事冗官,或数旬方应一直,或朔望止于暂朝。及其考日,更得四年为 限。是则一纪之中,便登三级。彼以实劳剧任,而迁贵之路至难;此以散位虚名, 而升陟之方甚易。何内外之相县,令厚薄之若此!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