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祖子元德,多艺术,官琅邪太守。述祖弟遵祖,秘书郎,赠光州刺史。遵祖 弟顺祖,卒于太常丞。
自灵太后豫政,淫风稍行;及元叉擅权,公为奸秽,自此素族名家,遂多乱杂。 法官不加纠正,婚宦无贬,于时有识,咸以叹息矣。
羲长兄白驎,次小白,次洞林,次叔夜,次连山,并恃豪门,多行无礼,乡党 之内,疾之若仇。小白位中书博士。子胤伯,有当世器干,孝文纳其女为嫔,位东 徐州刺史,卒于鸿胪少卿,谥曰简。子希俊,未官而卒。子道育,武定中,开封太 守。
希俊弟幼儒,好学修谨,丞相、高阳王雍以女妻之。位司州别驾,有当官称。 卒,赠散骑常侍、兗州刺史,谥曰肃。幼儒亡后,妻淫荡凶悖,肆行无礼。幼儒时 望甚优,其从兄伯猷每谓所亲曰:“从弟人才,足为令德,不幸得如此妇。今死复 重死,可为悲叹。”
幼儒子敬道、敬德,俱仕西魏。敬道并巴、开、新三州刺史。敬道子正则仕周, 复州刺史。
胤伯弟平城,广陵王羽纳其女为妃,位东平原太守。性猜狂使酒,为政贪残。 卒,赠南青州刺史。
长子伯猷,博学有文才,早知名。举司州秀才,历太学博士,领殿中御史。与 当时名胜,咸申游款。明帝释奠,诏伯猷录义。后为尚书外兵郎中,典起居注,以 军功赐爵阳武子。节闵帝初,以舅氏超授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领国子祭酒。 转护军将军,赐爵武城子。
元象初,以本官兼散骑常侍使梁。前后使人,梁武令其侯王于马射之日宴对申 礼。伯猷之行,梁武令其领军将军臧盾与之接。议者以此贬之。使还,除南青州刺 史。在官贪婪,妻安丰王元延明女,专为聚敛,货贿公行,润及亲戚。户口逃散, 邑落空虚。乃诬陷良善,云欲反叛,籍其资财,尽以入己,诛其丈夫,妇女配没。 百姓冤苦,声闻四方。为御史纠劾,死罪数十条。遇赦免,因以顿废。齐文襄作相, 每诫厉朝士,常以伯猷及崔叔仁为喻。武定七年,除太常卿。卒,赠骠骑大将军、 中书监、兗州刺史。子蕴,太子舍人、阳夏太守。伯猷弟仲衡,武定中,仪同开府 中郎。
仲衡弟辑之,司徒谘议。齐大宁中,以军功赐爵成皋男,位金紫光禄大夫,东 济北太守、肥城戍主。卒,赠度支尚书、北豫州刺史。
辑之弟怀孝,司徒谘议。齐大宁中,仁州刺史。
洞林子敬叔,荥阳邑中正、濮阳太守,坐贪秽除名。子籍,字承宗,徐州平东 府长史。
籍弟琼,字祖珍,有强干称,位范阳太守,颇有声,卒。孝昌中,弟俨宠要, 重赠青州刺史。琼兄弟雍睦,其诸娣姒亦咸相亲爱,闺门之内,有无相通,为时人 所称美。子道邕。
道邕字孝穆。幼谨厚,以清约自居,年未弱冠,涉历经史。父叔四人并早殁, 昆服季之中,道邕居长,抚训诸弟,有如同生,闺庭之中,怡怡如也。魏孝昌初, 解褐太尉行参军,累以战功进至左光禄大夫、太师咸阳王长史。及孝武西迁,从入 关,除司徒左长史,领临洮王友,赐爵永宁县侯。
大统中,行岐州刺史,在任未几,有能名。王罴时为雍州刺史,钦其善政,贻 书盛相称述。先是,所部百姓,久遭离乱,逃散殆尽。道邕下车之日,户止三千, 留情绥抚,远近咸至,数年之内,有四万家。岁考绩为天下最,周文帝赐书叹美之。 征拜京兆尹。及梁岳阳王萧察称蕃,乃假道邕散骑常侍,持节拜察为梁王。使还, 称旨,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
时周文东讨,除大丞相府右长史,封金乡县男。军次潼关,命道邕与左长史孙 俭、司马杨宽、尚书苏亮、谘议刘孟良等分掌众务。仍令道邕引接关东归附人士, 并品藻才行而任用之,抚纳铨叙,咸得其宜。后拜中书令,赐姓宇文氏,寻以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