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三(8/10)

时尝逐鹿于野。失之,遇牧竖,问焉。牧竖答之,其言亦吃。伟怒, 谓其效己,遂射杀之。其忍暴如此。子大士嗣。

述祖族子雏,有识尚,操行清整,仕至胶州刺史。初,齐文宣为皇太子纳其女 为良娣,雏时为尚书郎,赵郡李祖升兄弟微相敬惮。杨愔奏授雏赵郡太守,祖升兄 弟具服至雏门,投刺拜谒。文宣闻之喜,笑曰:“足得杀李家兒矣。”

论曰:王慧龙拔难自归,间关夷险,抚人督众,见惮严敌。世珍实有令子,克 播家声。松年之送终恋旧,有古人风矣。劭爰自幼童,讫于白首;好学不倦,究极 群书,晋绅洽闻之士,无不推其博物。雅好著述,久在史官,既撰《齐书》,兼修 隋典。好诡怪之说,尚委曲之谈;文词鄙秽,体统烦杂,直愧南、董,才无迁、固, 徒烦翰墨,不足观采。经营符瑞,杂以妖讹。为河朔清流而乾没荣利,得不以道而 颓其家声。惜矣!

郑羲机识明悟,为时所许。懿兄弟风尚,俱有可观,故能并当荣遇,共济其美。 述祖德业,足嗣家声。严祖、仲礼,大亏门素。幼儒令问促年。伯猷以贿败德。道 邕抚宁离散,仁惠克举。译实受顾托,适足为败。及帝行明德,义非简在;盐梅之 寄,固不攸归。言追昔款,内怀觖望,耻居吴、耿之末,羞与绛、灌为伍。事君尽 礼,既阙于夙心;不爱其亲,遽彰于物议。格之名教,君子所深尤也。俨名编《恩 倖》,取辱前载。伟翻然豹变,盖知机之士乎。

部分译文

王劭,字君懋,从小沉默寡言,喜爱读书。他在齐国做官,累次升迁任太子舍人,文林馆待诏。当时祖孝征、魏收、阳休之等人一起议论古代的事情,有些已经忘记了,到处找书看也找不到。他们便问王劭,王劭详细告诉他们出处,一拿书来查看,毫无差错。从此以后大为当时人所赞许,赞许他博知众物。后来又升任中书舍人。齐灭亡后到北周,不得任用。隋文帝接受禅位后,任为著作佐郎,因为母亲去世而守丧去职。他在家里撰写齐书。当时制度禁止私人撰写国史,内史侍郎李元操上奏告发他。皇帝大怒,派人没收了他写的书。可是看后却很高兴,于是起用他为员外散骑侍郎,专修起居注。

王劭因为知道远古时有钻燧取火的做法,近代以来被废弃了。于是他上表请求改变用火,说:“我仔细查阅《周官》的记载:‘四时改变火种,以减少流行病。’使用的火种如果不变更几次,传染病就会流行。古代圣人所立下的规矩,岂是徒劳的吗?在晋朝时,有人从洛阳带着火种渡过长江,以后世代加以保护,火种一直持续燃烧着,后来火的颜色就变青了。古代的师旷吃饭时,说是劳作的木柴所烧出来的饭,晋平公让人去看看,果然用的是旧车轮外层木头。现今温酒和烤肉时,使用的有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麻杆火等,气味各不相同,以此推论,新火和旧火,应当有所不同。希望陛下遵照远古圣人的法则,在五个时节分别用五种木材变换火使用。这样用力很少而好处极大。即使民间沿袭很久,一时不能完全更改,而皇宫内厨以及东宫里诸王的食厨,不能不依照古法。”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

王劭又进言说皇帝有神龙一样的相貌,并指给群臣们观看。皇帝十分高兴,赏赐给他布帛几百段,任命为著作郎。他又上奏表大谈符命,表中说:

“前在周的保定二年(562),正是壬午年的五月初五,青州一带黄河变清,十里之长明亮如镜。齐国国君以为是本国的吉祥之兆,所以改年号为河清。当月,皇上被封为大兴公并出任随州刺史。又过二十年,隋朝果然大兴。我细查了《易坤灵图》,上写:‘圣人受命时,祥瑞必定先见于黄河。’黄河一向水质混浊,不可能清澈。因此我私下认为,神灵所显示的吉凶,论理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的。黄河水清所显示圣人,实在就是大隋。午是鹑火,以明示火德;而仲夏是火王,也证明为火德。日期在五月初五,正合天地之数,既是受命的时辰,又成为显现的先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