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九(7/10)

十分恼火,而杨津与他的关系更远。有人问他:“司徒是你小时候的朋友,为什么见外呢?”杨津答道:“为势要巨家所厚爱,谈何容易?只求保全我现在的情形,也就很满足了。”转任振威将军,领监曹奏事令一职。孝文帝南征,命杨津为都督、征南府长史。

景明年间,宣武帝到北芒巡游,杨津陪同。太尉、威阳王元禧谋反,宣武帝逃入华林。当时,直阁中也有人与元禧密谋过,都一起叛变。元禧被平定,宣武帝对朝臣们说:“直阁内有一半都是叛党,不是十分忠诚的怎能会不参与这次阴谋?”因而,任杨津为左中郎将,迁任骁骑将军。

他出任岐州刺史,不管大事小事,都亲自处理,终日孜孜不倦。有一个武功人买了三匹绢,在离城十里的地方被盗贼抢劫。这时,有一个使者骑着马赶到,被抢劫的人把情况告诉给了他。使者来到州城,将这件事报告给杨津。杨津便发布文告,说有一个人穿着某种颜色的衣服,乘着某种颜色的马,在城东十里的地方被人杀害,不知道姓名。如果家里有人,可赶快认领收尸。有一个老婆婆哭着出来说死者是自己的儿子。于是,杨津派骑兵去追捕,连人带赃一起获得。从此,岐州全境畏惧敬服。至于地方官吏有贪求财货的,杨津不公开张扬他们的罪过,常常用私人书信的方式批评他们。于是,官吏们既感激又发奋,没有再违犯法纪的。因母亲去世,他离职守丧。

延昌末年,朝廷起用他为华州刺史,与哥哥杨播先后任职该州,人们传为佳话。原先,这里征收调绢,度量用的尺子特别长,当事者又借机侵欺,互相隐瞒求利,百姓叫苦连天。杨津便下令按公家的尺子度量百姓输纳的调绢,质量好的赏识一杯酒,质量差的也收下,但不让喝酒以显示对他的羞辱。于是,百姓互相劝勉鼓励,官调收得又快又好。

孝昌时,北部军镇动乱,侵犯旧京平城,朝廷便加封杨津为安北将军、北道大都督,不久,转任左卫,加封抚军将军衔。杨津开始接受朝廷命令,率军据守灵丘,而贼兵首领鲜于修礼从博陵攻来,定州形势十分危急。杨津便指挥军队向南奔赴,才到定州城下,没有扎下营垒,而定州的军队刚刚被打败。他认为贼兵乘胜进攻,士气高涨;魏军远道而来,将士疲劳,营垒未结,不可与敌人交战,想指挥军队退入州城,再找机会攻敌。定州刺史元固认为敌兵既然进逼城下,不可以向他们示弱,便关闭城门,不让杨津的军队入城。杨津挥刀要杀死把守城门的,军队才得以入城。敌兵果然晚上攻来,见栅栏内空无一人,然后离去。以后,敌人进攻州城的东面,已进入城外作防御用的土城。刺史关闭小城的东门,城中发生骚乱,杨津率军开门出战,敌兵退却,人心才安定。

不久,他任定州刺史,又兼任吏部尚书、北道行台。原来,杨津的哥哥杨椿在定州获罪,是因为钜鹿人赵略写举报信所引起的。杨津上任后,赵略全家逃走。杨津便行文劝慰,让他还家。于是全州上下对他都很敬服,远远近近的人都称颂他。当时,贼兵首领鲜于修礼、杜洛周残酷地抢掠定州境内,州城孤立独存于两支贼兵之间。杨津修理战争器械,加固城墙。又在城中离城墙十步的地方挖掘地道,放置火炉,熔化铁水,偷偷地烧灌围城敌兵。贼兵互相传告说“:不怕利槊坚城,就怕杨公的铁星。”杨津给贼首元洪业等人写信劝谕,并授给他们铁铸书券,许诺给官爵,让他们谋图杀死首领毛普贤。元洪业等人感奋觉悟,回信说准备杀死毛普贤。又说“:贼兵想围攻州城,就是为了得到城内的北人。城中所有的北人必须全部杀死。”杨津认为城内的北人虽然是贼党,然而都在掌握之中,不忍心把他们杀死。只是把他们集中在内城,派兵看守。将吏无不被他的仁慈所感动,朝廷开初送来铁券二十枚,委托杨津分发,他根据贼兵首领们的情况,暗中送给他们。鲜于修礼、毛普贤都因此被部下杀死。

不久,杜洛周围攻定州城,杨津尽力防守。朝廷下诏加封他为卫将军,将士中立功的由他进行奖赏,士兵免除徭役八年。葛荣用司徒的高位劝说杨津投降,杨津大怒,斩杀来使以断绝他的妄想。自从定州被围攻,历经三年,朝廷却无力拯救。杨津便派长子杨遁突围到蠕蠕族头领阿那。。瞔里,请求他讨伐贼兵。杨循日夜向阿那瞔哭泣请求,阿那瞔派他的从祖吐豆发率领精锐骑兵增援。前锋已经到达广昌,敌兵把守住隘口,蠕蠕族的骑兵便退了回去。杨津的长史李裔带领敌军入城,他奋力拼杀,不能取胜,被敌人抓获。杜洛周脱去他的衣脱,关在地牢中许多天,准备将他烹死。由于敌兵将领劝止,杨津才免于被害。杨津曾经见到李裔,当着所有敌兵将领的面,用大义斥责他,说时声泪俱下,李裔十分惭愧,负责看守他的人将这情况报告给杜洛周,杜洛周没有斥责他。葛荣吞并了杜洛周,杨津又被葛荣拘押,葛荣失败,他才回到洛阳。

永安二年(529),杨津兼任吏部尚书。元颢叛投南朝后又向中原进攻,孝庄帝要亲自讨伐,命杨津为中军大都督,兼任领军将军。还没有出发,元颢攻入洛阳。元颢失败后,杨津便搬到宫中住宿,亲自洒扫皇宫。还派他的二儿子杨逸将府库封闭,派兵把守。孝庄帝从外地回到洛阳,杨津到北邙迎接,痛哭流涕地表示谢罪。孝庄帝对他大加表彰和宽慰。不久,命他为司空,加封为侍中。尔朱荣死后,朝廷命杨津以原来的官职兼任尚书令、北道大行台、都督、并州刺史,把讨伐胡人的重任交给了他。

杨津受命后立即赶到邺城,准备从滏口攻入敌人占领区域。恰遇尔朱兆等人已攻克洛阳,相州刺史李神等人商议,想与杨津一起献出城池,与尔朱兆通好讲和,杨津不同意。他认为二儿子杨逸已经任光州刺史,兄长杨椿的儿子杨昱任东道行台,正召集部队,在梁、沛一带防守。杨津想东进与他们会合,再作进一步打算。他率领轻骑部队向济州进发,渡过黄河。尔朱仲远已经攻陷东郡,因而,他的打算无法实现,便回到洛阳。普秦元年(531),在洛阳遇害。太昌初年,追赠为大将军、太傅、都督、雍州刺史,谥号为孝穆。

杨逸,字遵道,有用世出仕的才干,离开家入仕,被任为散骑侍郎,因建立功勋,朝廷赐爵为华阴男。建义初年,孝庄帝因避乱仍住在河阳,杨逸单独去拜谒,孝庄帝特任命他为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职。朝廷祸乱不断,孝庄帝更加恐惶,命杨逸昼夜陪伴着他,杨逸常常睡在御床旁边。孝庄帝曾半夜对杨逸说:“昨晚看见一个异人,幸亏你在,我才不害怕。”他又升迁为南秦州刺史,加任散骑常侍。当时年龄才二十九岁,在方伯中,没有比他更年轻的。因为到南秦州的道路阻塞,他又改任光州刺史。

当时,连年灾歉,杨逸想用仓库的粮食赈济百姓,而管理粮食的衙司害怕获罪,不敢开仓。杨逸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命。如果开仓获罪,我甘心情愿。”遂开仓放粮,然后向朝廷申报。右仆射元罗以下许多人认为公家储备不多,坚持不同意。尚书令、临淮王元。。认为应该贷给二万石,朝廷下诏同意贷给五万石。杨逸发放粮食之后,那些老弱残疾,不能独立生存的人,仍然在忍饥挨饿。杨逸又在州城门口设置施粥厂养活他们,即将饿死而因此获得活命人数以万计。孝庄帝听说后,十分称赞他的做法。杨逸为政,爱惜百姓,却十分憎恨豪绅猾吏。他广布耳目,惩恶扬善,了了分明。他的士兵到下边出差,都自带干粮。有人请他们吃饭,虽在隐蔽的屋子里,他们也不敢进去,都说,杨使君有千里眼,怎能瞒得过他呢?

他的父亲杨津在洛阳被害,尔朱仲远也派人在光州将他杀害。官吏百姓如失掉自己的亲人,不管是城市乡村,都专门做斋饭祭奠他。一个月以内,祭奠他的到处不断。

杨愔,字遵彦,小名秦王。幼时,嘴好像不能说话,而风度却深沉敏慧,出入各种场合,不曾嬉戏玩闹。六岁学习史书,十一岁读《诗经》、《易经》,喜好《左氏春秋》。幼时丧母,曾到舅父源子恭家。舅父请他喝酒,问他读什么书,他回答说“:读《诗经》。”舅父又问“:读到《渭阳》这一篇吗?”他便抽噎痛哭。舅父也欷虚欠哀叹,便把酒席撤掉。舅父后来对他的父亲杨津说:“原来认为秦王不太聪明,从今以后,当刮目相看。”

杨愔一家四代同居,十分兴隆,上学的就有三十多人。学馆的前面有一株花红树,果实落在地上,其他孩子都争着去拾,杨愔却坐在那里不动。他的叔父杨日韦正巧到学馆中,看见后十分惊奇,对老师说:“这孩子恬静裕如,有我们的家风。”他家院子里有一片竹林,便为 杨愔在竹林边盖了一间房,让他单独住在里面,经常用铜盘端着饭给他送去。用这来督促其他孩子,说:“你们如果像遵彦那样谨慎,也可以在竹林旁给你们盖房子,用铜盘端肉让你们吃。”杨愔的从父兄长黄门侍郎杨昱对他特别器重,曾对别人说“:这孩子的童齿没有换掉,就已经是我家的龙文骏马;再有十年,他可以驰骋在千里之外。”杨昱与十多人赋诗, 杨愔看了一遍便能背诵,没有一个地方错漏的。长大后,他能够口齿清楚地讲话,声音动听,风韵英俊颖悟,举止潇洒。人们见了,没有不敬佩和惊异的。有见识的人都说他前程远大。

正光年间,他跟随父亲杨津到并州。他的性格既恬淡,又喜好山水,便进入晋阳西边的县瓮山读书。孝昌初年,杨津任定州刺史, 杨愔也随父亲到职所。他因立有军功被封为羽林监,朝廷赐爵魏昌男,他没有接受。中山被杜洛周攻陷,他全家被囚禁。不久,杜洛周失败,又被葛荣拘禁。葛荣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 杨愔做妻子,又逼迫他任伪职,他借口有病,嘴里偷偷含上一大口牛血,当众吐出,装着声音喑哑,不能说话。葛荣信以为真,不再逼迫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