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二十九(9/10)

元契的部下全部杀死,元契自杀。高智慧有战舰船只一千多艘,占据了要害地方,军队十分强劲。杨素领军向他进攻,从清晨到下午申时,经过艰苦战斗,打败了贼兵。高智慧逃入大海。杨素追赶他,从余姚渡海直趋永嘉。高智慧抵抗,杨素又将他击败逃走。贼帅汪文进自称为天子,占据东阳,任命他的同党蔡道人为司空,驻守乐安。杨素领兵进讨,全部平定。又攻破永嘉贼首沈孝彻。隋军从这里步行向天台进发,直指临海郡,逐一捕获漏网的贼兵,前后打了一百多仗。高智慧又逃到闽越坚守。文帝因杨素长时间在外面征战,所以下诏派人骑快马传命令他还朝,给他的儿子玄感加上开府衔,赐给绸缎八千段。杨素因余寇没有扫除,恐怕成为后患,又请求出发。朝廷下诏命他为元帅,他又率军来到会稽。

先前,泉州人王国庆是南安一带的豪门大族,杀死了刺史刘弘,占据州城发动叛乱。他认为海上艰难险阻,不是北方人所习惯的,所以不设任何防备。杨素率军渡海,突然前来,王国庆十分惊慌,忙弃城逃走。杨素分别派遣各路将领,从水上和陆地分头追击。此时,南海原有五六百户人家,居住在水上成为亡命之徒,号称为游艇子,高智慧、王国庆想去投靠他们。杨素便秘密派人劝说王国庆,让他杀死高智慧以立功,王国庆在泉州杀死高智慧,余党全部投降,江南彻底平定。文帝派左领军将军独孤陀到浚仪迎接慰劳杨素。他回到京城,慰问者天天不断。朝廷授杨素的儿子杨玄奖为仪同,赐给黄金四十斤,又加上银瓶,里面装上金钱;细绢三千段、马二百匹、羊三千只、田地一百顷、住宅一处。

杨素代替苏威为尚书右仆射,与高赹一起掌管朝政。杨素性情疏懒而又好计较,大事小事都放在心上。朝臣之间,他只推崇高赹,敬重牛弘,厚待薛道衡,看待苏威好像不存在一样。其他朝臣,大多受他轻慢排斥。他的才情风度超过高赹;至于诚心体国,待人接物的公平恰当,宰相应具有的识见气度,与高赹差得太远了。

不久,文帝令杨素监造仁寿宫,杨素便平山填谷,督责工役十分严厉紧急,工役们死了很多,宫墙旁边常常听到鬼的哭声。等到仁寿宫建成,文帝命高赹前去视察,高赹奏称宫殿过于绮丽豪华,损伤人丁太多,文帝不高兴。杨素害怕,便在皇宫北门启奏独孤皇后说“:帝王按法规定应该有离宫别馆,现在天下太平,建造一座宫殿怎么能算浪费?”皇后将这个道理告诉文帝,文帝的情绪才缓和下来。于是赐给他钱一百万、锦绢三千段。

开皇十八年(598),突厥达头可汗进犯边塞,文帝命杨素为灵州道行军总监,率兵出塞讨伐,赐给他绸缎二千段、黄金一百斤。原来的边疆守将与突厥打仗,因为担心他们的骑兵来回冲突,因而将战车、步兵、骑兵互相交错配合,用鹿角布置成方阵,骑兵屯扎在里面。杨素说:“这是自我束缚的办法。”于是,他将旧的战法全部抛弃,命令全军变为骑兵的阵势。达头听后十分高兴,认为是天赐的良机,下马对天祝拜,然后率领数十万精锐骑兵杀来。杨素挥军奋击,将敌人打败,达头受重伤逃跑,敌人哭喊着四散而去。文帝下诏赏赐给他细绢二万匹和一根万钉宝带,封他的儿子杨玄感为大将军,杨玄奖、杨玄纵、杨积善都被封为上仪同。

杨素深于权谋韬略,利用机会进攻敌人,战术变幻没有定则,然而,总体上,治军严肃整齐,有违犯军令的,立即斩首,毫不宽待。每次将要与敌人开战,往往寻找将士的过失而将他们处死,多的处死一百余人,少的也不下数十人,他面前流满了鲜血,却谈笑自若。等到与敌人开战,先命一二百人进攻敌人,如能攻破敌阵就算了;如不能攻破而失败回来,不管剩下多少人,全部斩首;再命二百人进攻,方法同前面一样。将士们个个心惊肉跳,下定了必死的决心,所以战无不胜,他被称为名将。杨素受到文帝的宠爱,他说的话隋文帝没有不听从的,与他一起作战的将士,就是立有很小的功劳也会被记录奖赏。至于别的将领,虽然立有大功,也多被文官们阻止不报。所以,杨素虽然严酷残忍,将士们也愿意跟从他。

开皇二十年,晋王杨广为灵、朔道的行军元帅,杨素做他的长史。晋王屈尊与他交往。杨广被立为太子,出自杨素的计谋。

仁寿初年,他代替高赹为尚书左仆射,朝廷赐给他好马十匹、母马二百匹、奴婢一百口。这年,又命杨素为行军元帅,至云中进击突厥,连续把敌兵打败。突厥逃走,他追到夜里赶上了他们,将要再战,恐怕他们逃跑,便令其他骑兵走在后面,自己亲率两名骑兵和两名投降的突厥人,悄悄地与敌兵一起行走,对方没有觉察。等到他们驻扎时还没稳定下来,他指挥后面的骑兵突然掩杀过来,将敌人打得大败。从此,突厥人远远地逃去,沙漠以南再也没有他们踪迹。因立战功将他的儿子杨玄感晋位为柱国,玄纵为淮南郡公,赏赐物品二千件。

献皇后驾崩,丧葬制度多出于杨素之手。文帝很是赞赏他,下诏说:“君主如人的头脑,大臣好比人的股与肱。共同治理百姓,职责同为一体。上柱国、尚书左仆射、仁寿宫大监、越国公杨素,志向气度恢宏宽阔,对事物变化的洞鉴透彻远大,胸怀辅助时事的韬略,包涵治理国家的才干。我朝王业初开,称霸天下的宏图刚刚奠基,他一出仕就被委以重任。受命出师,擒获和消灭凶恶的贼首,平定了虢和郑。多次秉承朝廷制定的谋略,指挥大军纵横江南;常常接受朝廷颁布的军令,率军长驱于北疆要塞。大军南指,吴越之地便被肃清;王师北临,匈奴族的军队就被摧垮折服。位居尚书省长官,参与军国大事的计谋筹划,在朝廷端正严肃,不谄不骄;说话直抒胸意,毫不隐瞒。谈文学则词气纵横,语言华丽;论武功则谋深虑远,奇招迭出。既能文,又能武,对朕惟命是从。凡委以职责,从早到晚都不怠懈。献皇后气息奄绝,驾离六宫,远别日月,融入白云。坟茔的选择,灵柩的厝置,都委托杨素来料理。皇后的丧事可以依照定礼,但占卜风水,趋吉避凶,却不出于此。杨素对朝廷义重,为国家情深,想使生者和死者都安康泰然,永远无穷。他认为阐释阴阳的书虽然都是圣人所作,但体察其中祸福的道理,尤其需要慎重。便踏遍山川原野,亲自占卜选择,为了寻求最大的吉利,孜孜不倦,奔波不已。终于在京城附近找到一块福地,用以营建陵墓。论起杨素的这种心情,对朝廷实在至诚至孝。他平定贼寇,建立丰功伟业,如不给予奖赏,怎么能申张劝勉奖励功臣的风气!可再封他的一个儿子为义康郡公,食邑一万户,子子孙孙继承不断,其余赏赐仍按旧章。”同时赐给他田地三十顷、绢一万匹、米一万石;金钵一个,里面装满黄金;银钵一个,里面装满珍珠。又赠给绫罗锦缎五百段。

这时,杨素受文帝宠爱越来越重,他的兄弟杨约、从父杨文思、兄弟杨纪以及族父杨异都被封为尚书、列卿。所有的儿子没有任何汗马功劳,都位至柱国、刺史。家里僮仆数千人,后宅的妻妾歌伎,穿着华丽的绸衣的数以千计。府第豪华奢侈,形制有如皇宫。有个叫鲍亨的善于写文章,一个叫殷胄的工于草书和隶书,都是江南的读书人,因为受高智慧牵连沦为奴仆。杨素的亲友故旧,都地位显要。他权势的兴盛,近古以来从未听闻,炀帝杨广初为太子时,猜忌蜀王杨秀,便与杨素密谋,构陷他的罪状,后来竟被废黜。朝臣有违逆他的,虽然忠诚体国有如贺若弼、史万岁、李纲、柳。。等人,杨素也暗中中伤他们。如果有人趋附他和他的亲友,虽然没有才干,也一定提拔。朝廷上下都成了这个样子,人们无不因畏惧而依附他。惟有兵部尚书柳述,凭借他是文帝女婿的特殊地位,多次在文帝面前抨击杨素;大理卿梁毗上表说杨素作威作福。文帝渐渐疏远并忌讳杨素,后来诏谕说:“仆射,是国家的辅政大臣,不可以亲自处理细小的事务。只需三五天到尚书省议论一下大事就行了。”表面表示优崇,实际是在削弱他的权力。直到仁寿末年,不再让他全面负责尚书省的事。文帝赐王公以下的大臣射箭,杨素的射术为第一,文帝亲手将外国贡献的价值数万的金精盘赏赐给他。仁寿四年(604),跟随文帝到仁寿宫,赏赐给他的酒宴十分丰盛。

文帝身体不好,杨素与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入宫侍奉他的疾病。这时,皇太子杨广入宫居住在大宝殿,担心文帝会有不测,必须早作防备,便亲手写信,封上送给杨素。杨素便将文帝的情况记录下来,报告给太子,宫人将他的信悄悄送给文帝,文帝看后十分恼怒,文帝宠爱的陈贵人也说太子对她轻狂无礼。文帝发怒,想要召回被废为庶人的长子杨勇。太子与杨素谋划,杨素假借文帝的诏命,让东宫的兵士来宫中守卫,宫门禁止出入,让宇文述、郭衍来指挥。又让张衡侍奉文帝的病。文帝就在这天驾崩,因此颇引起不同的议论。

适逢汉王杨谅反叛,派茹茹天保向东进至蒲州,烧断黄河上的桥;又派王身冉子率军与天保合力坚守。杨素率轻骑五千人袭击,埋伏在渭水渡口,乘夜渡过,天明发动进攻,天保兵败,王身冉子惧怕,献城投降。炀帝下诏将他征还。杨素最初将要出发时,计划着破贼的日子,实际发展都和他估计的一样,炀帝于是命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大使,去讨伐杨谅。当时,晋、绛、吕三州州城都被杨谅把守,杨素每地各用二千人吸引他们。杨谅派赵子开率军十余万,修筑险绝的道路,屯据在高壁,布下五十里大阵。杨素命诸将领兵逼近敌营,自己用奇兵进入霍山,攀缘悬崖,越过深谷,急速前进,直捣杨谅的大营,一战将其攻破。杨谅任命的介州刺史梁修罗驻扎在介休,他一听说杨素率军到来,害怕得弃城逃走。杨素领兵进至清源,离并州三十里,杨谅率他的将领王世宗、赵子开、萧摩诃等迎战,又被打破,俘获了萧摩诃,杨谅退守并州,杨素进兵将并州包围,杨谅处境困窘,被迫投降,他的余党全被平息。炀帝派杨素的兄弟修武公杨约拿着他亲手写的诏书慰劳杨素,杨素上表感谢。这一月,他回到京城,又跟随炀帝到洛阳,炀帝命他为营造东京大监。因为平定杨谅的功劳,朝廷授予他的儿子万石、仁行,侄子玄挺为仪同三司,赏赐布帛五千段、罗绮一千匹,杨谅的歌妓二十人也赏赐给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