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恩和投降的齐兵皮子信替他作向导,才免于一死。这时天已四更,延宗认为周武帝已经死在乱兵之中,派人在积尸中寻找长着长胡子的人,没有找到。
这时,齐军获得胜利,进入酒坊喝酒,全都醉倒,延宗无法再整顿队伍。周武帝逃出城外,十分饥饿疲劳,想撤兵离去。周齐王宇文宪以及柱国王谊劝谏,认为撤去必定免不了被追击。北齐的叛将段畅极力声称城内空虚,周武帝才停止撤退。吹起号角,集合队伍,不大一会儿又重新振作。天亮,又攻打东门,将东门占领,又攻入南门。延宗奋力苦战,渐不能支、退至城北,在一户人家被周军俘虏。周武帝跳下马,拉着他的手。他推辞说:“死人的手,怎么敢让天子拉!”周武帝说“:我们是两国的天子,有什么仇恨,都是为了百姓呀!不要怕,我不会杀害你。”让他重新整理好自己的衣帽,对他十分有礼。
早先,高都郡有座山,悬崖峭壁,面临深潭。忽然出现墨写的字:“齐亡延宗。”越洗看得越清楚。天子派人摹写,被派去的人把亡字改为上字。这时,这句话应验了。延宗失败前,在邺城的大殿上处理政务,看见两个太阳连在一起。他在十二月十三日申时被后主下诏坚守并州,第二天称帝自立,没有隔天就被周军包围,隔了一夜,到第二天吃早饭时兵败被擒。年号又称为德昌,好事的人都说他只能做二日的皇帝。
不久,周武帝询问他攻取邺城的计谋,他推辞说:“国家灭亡了的君臣都不可以生存下去,这不是我所能考虑的。”勉强追问他,才说:“如果任城王高氵皆率兵救援邺城,我无法知道您能否攻下;如果是后主自己守城,陛下您兵不血刃就可以攻下。”
到了长安,周武帝与北齐的君臣们一起饮酒,命后主跳舞助兴。延宗悲痛得不能自我控制,多次想喝毒药自杀,都被奴婢苦苦劝谏停止。不久,周武帝诬陷后主和延宗,说他们遥遥响应穆提婆的反叛活动,派人赐他们死罪。他们都分辩说没有这回事。延宗扯起衣襟,哭泣得说不成话。用椒塞在口中死去。
渔阳王高绍信,文襄帝的第六个儿子。历任特进、开府、中领军、护军、青州刺史。他路过渔阳,与当地富豪钟长命同床而坐。太守郑道盖来拜谒他,钟长命想站起来迎接,他不让,说“:这是什么样的小人物,不值得您站起来!”他与钟长命结拜为兄弟,他的妃子与钟长命的妻子结拜为姐妹,要求他们对他全家的大人小孩都要有所馈赠与贿赂,钟长命家因此贫穷。北齐灭亡,高绍信死在长安。
范阳王高绍义,文宣帝的第三个儿子。他最初封为广阳王,后来又封为范阳王。历任侍中、清都尹。喜好与一群无赖小儿一起饮酒,擅自到内廷打死博士任方荣。武成帝打了他二百杖,又送给高昭信,昭信又打了他一百杖。
后主逃向邺城,命绍义为尚书令、定州刺史。周武成帝攻克并州,任封辅相为北朔州总管。这里是北齐的重镇,很多勇士大多聚集在此处。北齐前长史赵穆、司马王当万等密谋抓捕封辅相,到瀛州迎接任城王。事情没有成功,到定州迎来了高绍义。他到达马邑。封辅相及其部属韩阿各奴等数十人都是北齐的叛臣,肆州以北二百八十多处防守的据点,都跟着封辅相一起反叛。绍义来后,又都全部投诚。他与灵州刺史袁洪猛率兵南进,想攻取并州。到达新兴,而肆州已被周军占领。前队的两个仪同,已率部降周。周军进攻显州,俘获刺史陆琼,又攻陷许多城池。绍义率兵退保北朔。周将宇文神领兵进逼马邑,他派齐将杜明达抵御,齐兵大败。他说:“只有去死,不能向敌人投降。”他逃向突厥,随行的有三千多家。他下令说“:想回去的听便。”于是,流泪辞别的有一大半。
突厥可汗他钵认为文宣帝是一位英雄天子,因绍义长了两个脚踝骨,很像是文宣帝,因而被器重。凡是齐人在北地的,都归绍义统领。高宝宁在营州上表请求绍义称帝,绍义便即皇帝位。定年号为武平元年,命赵穆为天水王。可汗他钵听说高宝宁攻取平州,也召集各部落兵马,举兵向南进攻,说大家要共同拥立范阳王高绍义做北齐的皇帝,要为他报仇。周武帝将大量兵力集中在云阳,准备亲自向北讨伐,因患疾病突然去世。绍义听说后,认为这是上天帮助自己。卢昌期据守范阳,也上表迎接他。不久,周将宇文神举进攻范阳,灭掉卢昌期。这一天,绍义适逢到达幽州,听说北周的总管率兵外出,他想乘虚攻取蓟城。他悬挂起天子的旗帜,登上燕昭王的墓冢,向四处眺望,指挥三军。宇文神举派大将军宇文恩率四千人马飞驰救援幽州,有一半被北齐的军队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