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四十四(6/10)

”恺应声 曰;“虽复零雨自天,终待云兴四岳,公岂得言不知?”杨愔欣然曰:“此言极为 简要。”数日,除霍州刺史,在职有政理。后卒于胶州刺史。

论曰:伯起少颇疏放,不拘行检,及折节读书,郁为伟器。学博今古,才极从 横,体物之旨,尤为富赡,足以入相如之室,游尼父之门。勒成魏籍,追从班、马, 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论序言,钩深致远。但意存实录,好抵阴私,到于亲故之 家,一无所说,不平之议,见于斯矣。王松年、李庶等并论正家门,未为谤议,遂 凭附时宰,鼓动淫刑,庶因鞭挞而终,此公之失德。长贤思树风声,抗言昏俗,有 硃子游之风。季景父子,雅业相传,抑弓冶之义。兰根道冠时英,功参霸业,亦一 代之伟人也。

部分译文

魏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他自叙家史说:汉初魏无知被封为高良侯,他的儿子叫魏均。魏均的儿子魏恢。魏恢的儿子魏彦。魏彦的儿子魏歆,字子胡,幼小丧父,很有志气,精通经书和历史,官至本郡太守。魏歆的儿子魏悦,字处德,性情深沉厚重,胸怀宽阔,宣城公赵国李孝伯对他很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魏悦任济阴太守,因政绩突出受到称誉。魏悦的儿子魏子建,字敬忠,是魏收的父亲,历任左光禄大夫,加封为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去世后,追赠为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号文静。

魏收从小机警敏捷,不拘小节。十五岁时,颇能熟习文章的写法。曾跟随父亲奔赴边疆,喜好骑马射箭,想靠武艺建功立业。荥阳郑伯跟他调侃说:“魏郎,你使用过的兵器有多少?”他很惭愧,便下苦功夫读书。夏天,他坐在木板床上,随着树荫的转移而改换位置读书。过了几年,床板已经磨损,而他刻苦学习的精力一点也没有减少。他靠文章的华丽优美渐露头角。

最初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尔朱荣在河阴滥肆杀害朝臣,他也在兵士的包围中,因天色已晚,侥幸免于一死。吏部尚书李神俊很看重他的才学,奏请朝廷授他为司徒记室参军。孝庄帝永安三年(530),他任北主客郎中。节闵帝即位,精心选拔近臣,下诏测试,让魏收起草封禅书。他提笔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要。文章近千言,改动的地方寥寥无几。这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在天子旁边,很佩服魏收的才学,对节闵帝说:“曹植虽然有的七步成诗之才,也不能超过魏收。”朝廷迁升他为散骑侍郎,不久,命他掌管天子的起居注的记录,并参与修撰国史。很快,又兼中书侍郎,时年才二十六岁。

孝武帝初年,朝廷又下诏命魏收担任原来的官职。朝廷堆积了许多文书诰命,魏收一一处理,事事都能让孝武帝满意。黄门郎崔。。跟随神武帝高欢入朝,气焰熏天,魏收不登他的家门。崔。。为孝武帝登基起草的赦免天下罪囚的诏命中说“:朕托体孝文。”魏收嗤笑他写得太直白。正员外郎李慎把这情况密报给崔。。,崔。。非常恼恨魏收。这时,节闵帝已经去世,朝廷命魏收起草诏书。崔。。便扬言,魏收在节闵帝在位时出入于朝廷,每天起草的诏书,都虚饰矫情。并把那些有侠肝义胆的将士都称为叛逆。另外,魏收的家人也应该解除官职。御史台准备弹劾魏收,幸赖尚书辛雄替他在中尉綦俊面前说情,才得以缓解。魏收有一个弟弟魏仲同,先前未被收录,因此十分害怕,登记之后,送回乡间。孝武帝曾调集大批士卒到嵩山少室峰南狩猎,前后共十六天。当时,天气寒冷,朝野一片埋怨哀叹的声音。孝武帝与近臣们以及各位嫔妃都奇装异服,行为轻薄癫狂,大多不合礼度。魏收想劝谏但心里又害怕,想沉默不发却又不能自抑,便呈上自己写的《南狩赋》以作讽喻,时年二十七岁。文章虽然辞采过于华丽,而终属高雅宏正之作。孝武帝亲手写诏书批阅,大加褒奖。

最初,神武帝高欢坚持辞让天柱大将军的职务,孝武帝命魏收起草诏书,以顺从他的请求,想再加封他为相国,问魏收相国的品秩有多高,魏收据实回答,孝武帝便作罢了。魏收没有揣测出主与相的心思,心里很不安稳,请求解去自己的官职,朝廷下诏同意。过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不久,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与济阳的温子升、河间的邢子才齐名驰誉,世人称他们为三才子。这时,孝武帝对魏收已有成见,他便以有病为由坚决辞去官职,才得以免祸。他的舅父崔孝芬对他的辞官很为奇怪,问他原因,他答道:“我惧怕有晋阳起兵时那样的兵甲。”不久,高欢率军南上,孝武帝被迫西逃入关。

魏收兼任通直散骑常侍,作为王昕的副手出使南梁。王昕辞辩风流秀逸,魏收言词华美富赡,南梁天子及其朝臣对他们都很敬服。早先,南北刚刚通好,魏首次派李谐、卢元明出使南朝。二人的才能器识,都被南梁佩服。这时,梁朝君主称赞说:“卢、李著名于当世;王、魏继而兴起,不知后来的使者又会怎么样呢?”魏收在梁朝的馆舍买来吴地的婢女奸玩;他的部下有买婢女的,他也把她们唤来,全都奸淫。梁朝的馆司都因此获罪。人们称赞他的才能,却鄙薄他的行为。他在回国途中写下《聘游赋》辞藻极为工丽。回来后,尚书右仆射高隆之向他和王昕索取南梁的货物,二人没有送给他,他便让御史中尉高仲密将王昕、魏收拘禁在御史台,过了很久才将他们放还。

孙搴死后,司马子如向朝廷推荐魏收。他被召至晋阳,任中外府主簿。因违忤圣旨,不断受到嫌弃和斥责,并遭受鞭挞,很久都郁郁不能伸展抱负。适逢司马子如奉命来到高欢的朝堂,魏收借助他的影响。司马子如利用宴会的机会对神武帝开玩笑说:“魏收,是天子的中书郎,一国杰出的人才,希望大王您给他点好的脸色。”他因此转为府属的官员,然而,高欢对他并不优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