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卷六十九(5/10)

百八十七为升分,还以己 未为元,始终相维,不复移转,与今历法术不同。至于气序交分,景度盈缩,不异 也。文襄之征颍川,业兴曰:“往必克,克后凶。”文襄既克,欲以业兴当凶而杀 之。

业兴爱好坟籍,鸠集不已。手自补修,躬加题帖,其家所有,垂将万卷。览读 不息,多有异闻,诸儒服其深博。性豪侠,重意气,人有急难,委命归之,便能容 匿。与其好合,倾身无吝;有乖忤,便即疵毁,乃至声色,加以谤骂。性又躁隘, 至于论难之际,无儒者之风。每语人云:“但道我好,虽知妄言,故胜道恶。”务 进忌前,不顾后患,时人以此恶之。至于学术精微,当时莫及。业兴二子,崇祖传 父业。

崇祖字子述。文襄集朝士,命卢景裕讲《易》。崇祖时年十一,论难往复,景 裕惮之。业兴助成其子,至于忿阋。文襄色甚不平。姚文安难服虔《左传解》七十 七条,名曰《驳妄》。崇祖申明服氏,名曰《释谬》。齐文宣营构三台,材瓦工程, 皆崇祖所算也。封屯留县侯。遵祖,齐天保初难宗景历甚精。崇祖为元子武卜葬地, 醉而告之曰:“改葬后,当不异孝文。”武成,或告之,兄弟伏法。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贫, 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 猛受《礼记》,常山房虬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 铉以乡里无可师者,遂与州里杨元懿、河间宗惠振等结友,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 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 《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 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恆数 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 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 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 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 《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辨》。

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诏 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通 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 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国子博士。

冯伟,字伟节,中山字喜人也。身长八尺,衣冠甚伟,见者肃然。少从李宝鼎 学,李重其聪敏,恆别意试问之。多所通解,尤明《礼》、《传》。后还乡里,闭 门不出,将三十年。不问生产,不交宾客,专精覃思,无所不通。齐赵郡王出镇定 州,以礼迎接,命书三至,县令亲至其门,犹辞疾不起。王将命驾致请,佐吏前后 星驰报之,县令又自为其整冠履,不得已而出。王下F事迎之,止其拜伏,分阶而 上,留之宾馆,甚见礼重。王将举充秀才,固辞不就。岁余请还。王知其不愿拘束, 以礼发遣,赠遗甚厚。一无所纳,唯受时服而已。及还,不交人事,郡守县令,每 亲至。岁时或置羊酒,亦辞不纳。门徒束脩,一毫不受。蚕而衣,耕而饭,箪食瓢 饮,不改其乐。以寿终。

张买奴,平原人也。经义该博,门徒千余人,诸儒咸推重之。仕齐,历太学博 士、国子助教,卒。

刘轨思,勃海人也。说《诗》甚精。少事同郡刘敬和,敬和事同郡程师则,故 其乡曲多为《诗》者。轨思仕齐,位国子博士。

鲍季详,勃海人也。甚明《礼》,兼通《左氏春秋》。少时,恆为李宝鼎都讲。 后亦自有徒众,诸儒称之。仕齐,卒于太学博士。

从弟长暄,兼通《礼》、《传》。为任城王湝丞相掾。恆在都教授贵游子弟。 齐亡,卒于家。

邢峙,字士峻,河间郑人也。少学通《三礼》、《左氏春秋》。仕齐,初为四 门博士,迁国子助教,以经入授皇太子。峙方正纯厚,有儒者风。厨宰进太子食, 菜有邪蒿,峙令去之,曰:“此菜有不正之名,非殿下宜食。”文宣闻而嘉之,赐 以被褥缣纩,拜国子博士。皇建初,除清河太守,有惠政。年老归,卒于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